第56章 新的梦想与家庭的坚守(2 / 2)

然而,主攻电路设计的王工却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他觉得这种材料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实际生产难度大,成本高昂,并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两人各执一词,争论得面红耳赤。

陆逸辰坐在会议桌的首位,静静地听着他们的争论,心中也在权衡利弊。

他明白,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关乎着整个研发项目的走向。“大家先冷静一下,”

陆逸辰终于开口,“李博士的提议很有创新性,王工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我们不妨先做一些小规模的实验,看看这种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再结合成本和生产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估。”

团队成员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会后,陆逸辰找到李博士和王工,分别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鼓励他们放下分歧,共同为项目努力。

在陆逸辰的协调下,两人握手言和,表示会全力配合实验工作。

与此同时,林悦也在为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忙碌着。她已经与多家国际文化机构达成合作意向,但在具体的合作细节上,还存在一些争议。

其中一家欧洲的合作机构对活动的场地安排和宣传方案提出了诸多要求,这与林悦原本的计划产生了冲突。

林悦通过视频会议与对方进行了多次沟通,耐心地解释自己的想法和方案的优势。

“我们选择的场地在当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更好地展现活动的主题。而且宣传方案我们也考虑到了欧洲市场的特点,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林悦条理清晰地说道。

然而,对方依然坚持己见,认为他们更了解欧洲市场,对活动的掌控权应该更多地掌握在他们手中。

林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按照对方的要求,不仅会增加项目的成本,还可能偏离自己的初衷。但如果不妥协,合作可能会面临破裂的风险。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陆逸辰给予了林悦支持和建议。他和林悦一起分析了对方的需求和心理,认为可以在一些非关键的细节上做出适当的让步,同时强调自己方案的核心价值,争取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

林悦采纳了陆逸辰的建议,再次与合作方进行谈判。

经过一番艰苦的协商,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合作项目得以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