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墙上有诗,叶辰参观真武观(2 / 2)

“这个......”

叶辰闻言,却是有个大胆的猜测,也许是因为环境被破坏后引起来的恶果。

只是,古代的人们,不重视环境治理,为了盖楼阁之地,他们肆意地将树木砍伐,导致水土流失,时间长了,自然会水路断绝。

“刘伟明同志,看来关于石绵沟一带的生态治理项目,是时候上马了。”

“时不我待呀。”

他轻叹了一声。

他也希望在自己的任职内,能恢复石绵沟一带的水脉,让古时的那种奇景能重现人间。

“叶书记,您说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会全力支持石绵沟一带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

刘伟明也表态了。

之前,他人久坐在办公室,心眼都放在了权力争斗上,回想着这么多年,也没有为地方老百姓们做过什么实际的好事实事。

如今,他与叶辰来到了石绵沟一带实地视察情况后,看着这里的地质问题和水源问题,他迫切地想要干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

他认为跟着叶辰,能办大事,办实事,所以,他才向叶辰表态,愿意支持叶辰申请石绵沟生态修复项目。

“我计划将石绵沟这一片区域打造成为以‘真武观’为核心的旅行度假区。”

“这样不仅能为我们龙岗镇带来极佳的经济效益,还能提升我们龙岗镇、南湖区的社会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投资们来咱们龙岗镇投资办厂。”

叶辰一行人通过会仙桥,来到了内殿区域,这里充满了烟火气。

内殿区域,分为左、右两路。

左路的楼阁建筑有十方堂、经堂、功德祠、观星塔和藏经阁,右路有斋堂、祖殿、方丈堂、世谱堂、纯阳祠等。

这里的建筑主要是砖木结构,斗拱飞檐,梁柱栏板和殿内神龛的雕刻,细腻生动,精致典雅,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叶书记,我也认为这个计划有着极大的可行性,但是资金是关键之处。”

“先不说别的,光是引水项目,便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

“至于这一边区域的生态修复工程,也是个大工程。”

“另外,要发展旅游景区,更是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任重而道远呀。”

刘伟明说道。

“刘伟明同志,你说的这些我何尝不知道,但是也正因为我们面临许多的困难,我们才要去办。”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当初的南河省的红旗渠是怎么建成的,当时不难吗?但是我们人民群众不也克服了困难,将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办成了吗?”

“如今,相比于红旗渠,我们石绵沟的生态修复项目的困难简直能忽略不计。”

叶辰有很大的决心。

他要将不顾一切艰难地将这个项目办成。

这种项目,才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大事。

“叶书记,你说得对,是我的思想觉悟不够。”

“我都听您的。”

“迎难而上!”

刘伟明说道。

“好!”

“刘伟明同志,那这个收集真武观历史材料及未来发展打造远真武观旅游区的事情交给你了。”

“由你直接向我汇报。”

“至于立项,资金的问题,我会想办法。”

叶辰说道。

“是!”

中午时分,玄鹤道长请叶辰他们一行人在道观的斋房用饭,虽说菜品简单,但是山货野味不少,叶辰光大米饭都吃了两碗。

“好吃!”

叶辰吃完后,高度地夸赞了一句。

“叶书记,您真的要决心治理石绵沟一带的环境吗?”

玄鹤道长小声说道。

“道长有想法?”

叶辰问。

“不是的,叶书记,其实我们也想要让政府能修复这一片区域的生态环境,让之前绿水青山重新回来。”

“我们也向不同的单位请示过,写过信,尤其是我们向文物保护单位说过,但是他们都几次三番地推辞不同意。”

“他们讲,这里面涉及很多问题,钱倒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问题是权责问题。”

“生态修复涉及方方面面,他们建议由当地的乡镇来负责操办,但是我们之前找过罗书记,他没有同意,说是乡镇政府没钱。”

玄鹤道长说道。

“罗书记?”

“是罗天海吗?”

“他这个人因为个人经济问题被组织上审查了。”

“后来,人也死了。”

叶辰说道。

“是啊,我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后来,我也听说了,于是我们也没有再找人。”

“如今,天可怜见,叶书记您竟然会亲自关注石绵沟一带的生态修复问题,这是我们的希望。”

“谢谢!”

玄鹤道长这些年看着真武观周围的环境一天不如一天,饮水难,也制约着他们道观的发展。

每年来真武观的游客,因为山路不便的问题,也越来越少。

“玄鹤道长,你放心。”

“只要我是龙岗镇的书记,我会亲这个事情负责到底。”

叶辰向玄鹤道长保证。

“首先,我会解决饮水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