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安“这些也不值个什么钱,你就陪我说说话,给我说说东北插队的事情吧”。
吕林“您老想知道点什么,这猛然间我也不知道怎么说了”。
周平安“你们知青点有几个人,现在还有几个,差不多就是这些吧,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要问什么”。
吕林“大爷,我是在辽东牛家屯,我去的时候八个人,我走了还是八个,村长牛大壮,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我去了一年多,就是学不会种地,我只拿四个工分,后来学会打猎才混了满工分,大家都能吃饱,我还能留点肉食”。
“这些可以吗”。
周平安“能吃饱啊,那就好,不会种地,学会打猎,也很好的了”。
吕林“大爷,您这房子想淘换出去吗,哦,我是喜欢这棵老柿子树”。
周平安“这个我倒是没有想过的,也没有人问过,现在你问了,我该想想了”。
吕林“大爷,我就住在九中里面,是我们老主任的房子,你要是找我可以去那里,也可以给这周围的大娘们留个信息,我会半个月来一次的”。
周平安“这样吧,我这些天想想吧,小哥,我请你喝酒吧”。
吕林“这个啊,我请您吧,您给我这些个果子我也不知道怎么感谢呢”。
吕林提着篮子出门放在三轮上,周平安锁上门,吕林骑着车,周平安坐在车上。
周平安“小哥,你这三轮挺别致啊,得是用了心思的吧”。
吕林“大爷,淘换的一辆旧车,把车轴锯短,再重新做了这个车厢,开始是想着能骑进家里的,所以就只有八十公分宽”。
周平安“是个好想法,家用挺适合的,这人啊,就得有想法,心中没有念想很危险的,我啊,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吕林“大爷,您的家人呢,我刚回来的那两天我娘都不让我出门,每顿饭都是盯着我吃完了才放心”。
两人一路来到学校旁边的胡同里,吕林带着周平安进了一个小院“大哥,今儿个给我来个两菜一汤”。
“大爷,您先坐着,我去学校把车停好,把这些个果子也收起来,五分钟就能回来”。
说完骑着车去了学校,门卫大爷知道他也没说什么,吕林停好车,把柿子收了拿出一瓶莲花白,走出学校回到小饭馆。
现在还没有政策放开,也就是无业的人在家炒菜,都是偷摸着做一点,在外面根本看不出什么,不是熟悉的人都不会招待的,有点后世私房菜的性质。
吕林是一个人,不想委屈自己,又不会也不想自己开火,就到处寻找吃的,这三个月他知道的地方还是有六七个的,都是这种在自己家里偷偷做的。
吕林进来是已经上了一菜一汤了,他在柜子里拿出两个酒杯,倒上莲花白。
吕林“周大爷,这一杯我敬您,感谢您的柿子,这东西我可是想了有一年了,那一年在那边每天都有很多时间,就一直想着这口了”。
周平安“小哥,别这么说,那东西不值得谢,我呢现在就是一个人,也懒得做饭,能有个人唠嗑挺好的,说着话喝着酒时间也过的快不是”。
吕林“大爷,您要是想找人唠嗑啊,每天都可以,我呢现在就是上午上课,下午都在扫街,您要唠嗑我有一下午可以陪您”。
周平安“那倒是不用,也不能耽误你的正事,这缘分啊说不清,那棵柿子树,我对它没啥感情,可它就在那里,二十多年也习惯了,谁知道还有这么个故事,它的老主人还想着,这就是缘分”。
吕林“那是啊,王大爷最后的念想就是吃一个老柿子,只是可惜没能实现,临走时让我来看看,要是在呢带几个去看看他”。
周平安“唉,这就是命啊,我现在就一个人,也不知道以后会有谁会想着我了,来,小哥,借着你的酒,咱走一个”。
吕林“走一个,大爷,您没孩子吗,老伴呢”。
周平安“唉,老伴啊,起风第二年就走了,孩子后面听说是去了海外,到现在也没个音讯啊”。
吕林“大爷,会有的,王大爷说过一句话叫做因果不虚,我就一孩子,可插队遇着了王大爷,因为这棵柿子树又和您在这里唠嗑喝酒,这就是因果不虚”。
“您那孩子啊,肯定是在那边也想着您呢,只是时间不到罢了,肯定能见着的”。
周平安“那就借你吉言了,想来定是能见着的,只是时间不到罢了”。
吕林“那是,不是有那句共饮长江水吗,我估摸着就是您现在这样,大爷,来,咱今朝有酒今朝醉”。
周平安“谢谢小哥了,你说我那房子你就这么想要”。
吕林“大爷,这安居乐业,安居排在前面,我现在倒是还小,但是总有一天是要长大的,要结婚生子,那要是有这么个宅子,不就有奔头了吗,而且啊,喜欢柿子树也是一个原因”。
周平安“也是,有奔头,年轻真好,这样吧,我前面也没有想过,我想想吧”。
就这样两人喝了一瓶酒,九点多才散了,吕林算是完成了半件事,柿子收着了,抽个时间去一趟赵家沟吧,只是现在的政策啊,得延后了。
回到屋里的吕林也没了看书写字的兴趣了,随便清洗了一下就睡觉了。
到了约定的时间,吕林带着一头鹿,一大坛子鹿血来到金大爷家,换了三百本书,也只有八十五本医书,其他是古籍,老金大爷的存书拿走了一半。
这个时期高三没那么紧张,甚至显得轻松懒散,老师也不会强制什么,有时候会有十多个不来上课的。
没有高考,前面的路堵住了,许多这个时候都在找营生呢,读书时可以赖着家里,那不读了总不能还是赖着家里吧。
吕林是另类,所以他要求下午不上课,老师也没有强求什么,对他这个说清楚情况请了假的,老师的感观还相当好。
这一天又给学校送了一头猪,把车停在门卫室给大爷说清楚,就自己去教室了。
上课抄书是常态,老师同学都习惯了,吕林也没想着和谁交朋友,总感觉这个是小孩,自己跟他们没有什么共同话题,甚至一个同学的名字也没有记住。
开学有一个多星期,吕林没有收到什么好的东西,扫街时他是很挑剔的,他不是做转手的,只有看着喜欢的才谈。
这一天又来到折枝胡同六号院门口,看见门没锁就是敲了门,周平安开了门把他让了进去。
周平安“小哥,谢谢你啊,那天你说的太对了,就是时候未到,我已经联系上儿子了,他们在纽约克呢,已经成家有孩子,我有孙子了”。
吕林“恭喜您了,有孙子该是要庆祝一下的,晚吧晌喝一个怎么样”。
周平安“喝一个,我啊,这三天都过来,就是想着和你喝一个,这人啊,有的认识一辈子了也不见得有话题,有的也就一面之缘,唠不完啊”。
“就那天的那家吧,其他的我也不知道哪里有,而且我喜欢那里清净好唠嗑,今晚我提酒,你要是有事可以先走,晚吧晌的直接去那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