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听将军讲故事(2 / 2)

吕大山“你淘换了宅子,什么时候的事情,什么样的”。

吕林“爹啊,我不是有那个稿费吗,你们也说让我别乱用,我想着买宅子不算乱用吧,就买了,折枝胡同六号院,这是钥匙,您俩老抽时间去看看吧”。

“爹,那个酒啊您喝着舒服就一直喝,别省着我那还有呢,您一个人喝还是供得上的,就是别像大哥他们,一喝就醉了”。

回到学校的时候八点了,这个时段也没了练习二胡的心思,抄书吧,这些都是要留着配合藏书的,到了时间就听日语广播。

周末早上又是天桥打卡,三轮车一到五六个打招呼的,吕林赶紧散了烟,随意应对着,练虎拳的老头还没来,吕林耍着石锁,他耍的是大锤,就是最重的那一对,有两百斤。

半小时身体全部拉开了,自顾自地开始练习虎拳,之后又是长短棍,不到八点就赶快撤退,学校那边约的是九点。

八点四十分来到学校门卫看见一个“熟人”,那个给他哈密瓜子的曾丽。

王伯平“吕林,这是老领导的小闺女,她今天是来接你的”。

吕林“这个,这个大姐不记得我了”。

说完也觉得有点唐突,就把三轮停在门卫旁边,从车上抱着两个哈密瓜出来。

曾丽“哦,我记得你了,我还吃了你的四个瓜呢,原来是你啊”。

王伯平“哈哈,你们认识就更好了,闺女啊,你们出发在路上再唠吧,不能让老领导等着啊”。

曾丽“王叔叔,我知道了我这就走了,谢谢您”。

说完话上了停在旁边的老吉普,司机看着人已经接到了就直接开车,速度是不快不慢的。

曾丽“那本书是你写的啊,我看过的写的真好,一棵小树,怎么想着起了这个名字呢”。

吕林“哈哈,也没有特别的意思,这是高中的纪念,我不就是一棵小树嘛,现在都还在成长的小树”。

曾丽“这本书我看了两遍,按说你的年龄不会有这么严谨的思维,你是怎么做到的,可以给我说说吗”。

吕林“大姐,我插队一年多,那段时间白天劳动,晚上就有大量的时间来思考,当时就在想前辈们是怎么过来的,时间一长不就这样了,我改了四次才成的”。

“至于说严谨的思维,我现在看着觉得有许多地方有点想当然了,只是已经出版了就没有必要去改”。

说着话来到大院,车直接进去停在一栋二层小楼前面,院门是开着的,院子里全是茶花,一个大水缸里面一株睡莲,曾丽带着吕林来到二楼书房。

主人是一个满头白发的六十多岁的老头,穿的是半新不旧的军装,没有带军衔,吕林看着墙上挂着的衣服上是两颗将星,心里突突的。

老头“哈哈哈,听到是个年轻娃写的书我就很吃惊,没想到是这么的年轻啊,我叫曾有朋,有朋友的有朋”。

“就是想见见你,和你说说我的故事,你的书啊,我感觉有三成跟我的经历相似,所以有个想法,看看能不能把我的故事写出来,小哥想想吧”。

吕林“大爷,听故事我最喜欢了,写书也没有问题,只是这个书有很多种的,如果是传记性质的我不合适,您身边有许多人水平都比我高”。

“如果是写成小说,那就不好说了,因为写出来后可能不会与您的经历完全契合,所以这个不好选择”。

曾有朋“那肯定是写小说了,契合度能达到五成就好了,我不是老顽固,一成不变有什么意思,那咱就先谈谈酬劳吧,我打听过,出版社的那个我可是出不起的,我听听你的要求吧”。

吕林“大爷,这个酬劳是最后一步,我说一下我的思路您看看可不可行,咱第一步是您的故事,听完后我合计合计能不能写,如果质量达不到前面的那本,那就没有意思了,您也不想这样吧”。

“如果可以写,那就涉及版权的问题了,如果版权归我,那您就不需要出一分钱,我还会和出版社约定给您一百本做纪念的,当然可能您得签一个同意书和作一篇序言,这些都是听故事之后的事情了”。

曾有朋“哦,你的意思是我不用出一分钱还能的一百本书,这个不好,肯定不好,这样吧,你先听故事,确定能不能写,报酬的事情我再想想”。

于是曾有朋开始回忆,吕林开始记录,两个多小时过去,曾丽上楼叫吃饭,吃完饭又继续,又是晚饭,持续大概到十点。

前后十个多小时,曾有朋说了大概的脉络,吕林整理了一下思绪“大爷,这个我先回去,整理一下,下个星期六我再过来,可能有需要补充的”。

“然后我先编写一个大纲,您看了要在大纲上签字,我才开始创作”。

曾有朋“好的,辛苦小哥了,下周六九点我等着你”。

说完送吕林下楼,警务员送吕林回学校,这次曾丽没有跟着,到学校时十点半了,错过了学习日语的时间。

随便洗漱后上床,睡不着就开始思考,一个村子一百二十六人被屠杀只剩三人,参加革命后大小战争上百场,又带军进入半岛。

这不就是将军百战归的现实版吗,这个就不好弄了,完全是类似的版本,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切入点,没有新意那就成了雷同作品,那不就是浪费时间了,头疼啊。

第二天上课时一直整理记录,一上午的时间整理出了二十六个问题。

这要交好一个二星将军,得是要把功课做足了,又不能让别人觉得自己上杆子地去巴结,这个力度要是掌握不好是有危险的,掌握好了才会对自己有帮助。

下午整理一个大纲,突出一个小人物在困难时期的无奈,和被压迫之后的反击,再是不断的学习成长,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故事时间同样在停留在五八年,这个时间刚好结束故事,那后来的时间发生的事情就不需要动脑筋去编写了。

五天时间将大纲完善了,起了两个名字《共和国不相信眼泪》,《将军的路》,时间如约而至,还是那个警卫员。

曾有朋花了半个小时看完大纲,又花了二十分钟看完二十六个问题。

曾有朋“谢谢你了,这个大纲比我想象的好的多,只是这两个名字我都觉得不妥啊,第一个,咱不能提共和国这三个字,第二个好像又和将军百战归有了重叠”。

吕林“大爷,其实我还想了一个名字的,叫《我要活着》,只是这个名字不突出,太显得平庸了,不符合您的身份”。

曾有朋“这个才好啊,我要活着,这就是我当年的心声啊,不能活着其他的都是白搭,什么身份,这些身外之物都不如活着重要,就这个了,我要活着”。

接下来又到晚上九点,问题才完成了十五个,曾有朋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就安排吕林在客房休息。

吕林睡不着,拿出笔记本又增加了五个问题,同时想着这个故事哪些地方要避开前一本的内容。

这些个构思就得有雷同又有特别的地方,历史的走向都是一样的,只是在地域上面添加一些东西,让故事发展更加合理。

第二天又是一整天,才完成了所有的问题,吕林带着笔记本回了学校。

第二个星期六又是天桥练习,这回练虎拳的老头来的很早,两人一直练习到十点,一直是老头在指导吕林。

中午时来到前门小院,两个星期的活计前面的门脸和二楼已经结束,直接是焕然一新,吕林都觉得不认识了,后院有七个人干活,吕林散了烟,周三爷告诉他下周六可以收工了。

这三个星期都没有收获,想淘换东西得靠着点运气,现在他的时间都在学习和编书上面,收获自然就少了。

又是一个星期过去,门脸房完工,吕林很满意,结清余款,还每人散了一包烟。

周三爷喜笑颜开的走了,吕林看着这新崭崭的房子开始头疼,这段出租的太少了,就只能这么空着。

这个周末又有收获,又是老金大爷牵的线,付出五斤鹿肉的过桥费,花了八十元,得到一套三件套书柜,品相比空间中的那套差一点。

开学一个半月了,二十几本制药的书被吕林借出来看完了,抄写的已经放入了自己空间的书柜里,同时《我要活着》也完成了大纲的最后修订。

又是周末就骑着车带着大纲来到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