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建设项目已经铺开,王校长负责一个,吴越君负责一个,都是钟建设在实施,都是设计院在监理。
就是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王校长和吴越君都是极度负责任的,这样吕林自己就轻松许多了。
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着,现在最紧张的是刘正东和曾同方,接收机项目转出去后,他们并没有轻松。
一百二十五台光刻机经过一年的培训,总算是全部有了操作员,而现在的操作员还每人带一个徒弟。
这是吕林要求的,他告诉刘正东以后可能是三班倒,人歇着机器不歇,那就是至少需要三百七十五名操作员。
这些光刻机布置了五个车间,现在加工厂除了技术人员,吕林最关注的就是这批设备,至于那个稳压器生产线,只是为了培训人员。
接收机生产线转让出去后,这个稳压器也将成为换地的筹码,只是现在没有想好,而且暂时也是需要这个来培养技术人员。
九楼忙碌着,加工厂忙碌着,吕林却在家带孩子,奶奶妮可和丈母娘亚琳回去了,现在是吕大山和林英的主场。
吕大山淘换来的摇摇床有两张,一张放在卧室里,一张放在医馆里,现在吕林就在医馆,一边看着福子,一边看研究生的总结。
突然呆住了,这个场景不就是自己一直追求的吗,看着书带着娃,教书育人,慢慢看着孩子长大,陪着爱人变老。
一个星期两天上课,两天坐诊,三天玩乐,有四本小说加持,四本科技书垫底,股份、股票、存款,吕林不想奋斗了。
吕庆春吕六一吕摩纳三人正在学古琴,诊室内一派家庭氛围,加上睡着的吕福盛,忙碌的林英,在一旁微笑的吕大山。
吕林很满足,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十二年,读书很快乐,胡同串子很快乐,纽约克的生活也很快乐,但是只有现在是满足的。
幸福的笑容被吕福盛一声大哭打乱,开始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
林英过来“先看看小屁屁,看看孩子是不是拉了”。
吕林伸出双手,找不到下手的地方。
林英“还是我来吧,男人就做不了这些个,看看,就是拉了,去端一盆热水来”。
吕林赶紧出去,端着一盆热水,林英伸手试了一下,“臭小子,加点冷水,自己不会用手先试一试”。
吕林用手一试,果然是烫了,又跑出去舀了水进来,一边倒水一边用手试着水温,感觉差不多了。
林英用手一试“又有点凉了,算了吧,先将就这样”。
吕林看着苦笑,这么一件小事都处理不好,刚才所有的美好幻想一下破灭了,这个带娃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一通忙活,林英抱着福子去喂奶,吕林处理尿布水盆,吕大山看着他笑,三小只也跟着陪着笑。
收拾完了卫生,在室外点上一支烟,吕大山跟着出来“怎么样,这个带孩子不容易吧”。
吕林“爹,你说那两个我就没有动过手,这是第一次,感觉手足无措的,平时我也是经常下厨房的,动手能力也不差”。
吕大山“慢慢地就习惯了,多数都是你娘她们在做,偶尔地帮一下手就行了”。
吕林“唉,也只能如此了,要不再找一个人吧,我看我是做不了这些事情的”。
吕大山“那倒是不用,这个时间也不长关键的就这半年,家里的人也很多,再加人没有必要,你娘也不会同意的”。
两人抽着烟,吕林看向老柿子树,发现不对“爹,那个老柿子树好像不对啊”。
两人走了过去,围着看了一圈。
吕大山“估计是不成了,去年的果子就少了一半,我以为是害了虫子就没有管,要不砍了吧”。
吕林“爹,先留着,明天我想去辽东看看,看回来再处理这里的事情,这个家里您看着点”。
吕大山“那你就去一趟吧,家里有我们呢没啥事的,别着急,我觉得这个是正常现象,这棵树起码上百年了吧”。
吕林出门请假,买车票,第三天到达辽东赵家沟。
来到后山小院,木屋已经很颓败了,两棵柿子树却是很茂盛,吕林开始收拾院子,收拾木屋,一下午就这样在打扫卫生中度过。
看着柴房的土坟,这已经是老坟了,原来种下的两株长生藤将土坟全部包住,除了那块石碑表明这是一座坟,其他的就是一大丛藤条。
柴房已经很破败了,吕林顺手就把它拆了,然后清理干净,这样露出了石碑和藤条,再看着才像是一座坟墓,和两棵柿子树就更加协调了。
晚上开始烧火做饭,就是剁碎了三两肉,放了半碗玉米面,熬肉粥,吃饱了就坐在炕上,拿着本书也看不进去。
回忆着七六年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王天一说的每一句话,全部集中在老柿子树上,院里的两棵已经很茂盛了,纽约克的两棵应该也是。
大意了,来之前应该问一下纽约克柿子树的情况的,看看是不是还活着的,现在只能回去再问了。
进入空间,书房依旧整齐,药园依旧茂盛,静止空间中生活物资充盈,还剩着七成的地方空着。
坐在太师椅上思考,当年自己是先穿越过来生活了二十来天,才发现空间的。
空间和老柿子树没有因果关系,而院子里的两棵生长茂盛,那六号院的老柿子树算是有了延续。
想明白这事,心里轻松多了,王天一有了两棵柿子树做伴,也算是得偿所愿,而柿子树也有了新生,还又去了大洋彼岸。
第二天早上同样熬了肉粥吃饱,给木屋留了一些玉米面和熏肉,给王天一磕了个头,打道回府。
一人轻松地回到家,电话联系纽约克,那边的柿子树也是非常茂盛的,这下完全放心了,又到青木雅苑看了一眼,两棵插枝也发出了新芽。
这就彻底的心无杂念了,只是,准备搬家吧,没有了老柿子树就没有念想了,如果说那个折枝小官员的老话,那是肯定没有青木雅苑好的。
晚饭的时候,“爹,咱们搬家吧,青木雅苑也收拾出来了,咱们去那边住着,庆春他们上小学也方便”。
吕大山“是为了孩子那就搬吧,要是树子的事情我觉得没有必要,就是那边缺着家具,没事,以后慢慢淘换”。
吕林“我们这边的精品都搬过去,也差不了多少的,搬过去摆好了再调节吧”。
一个电话,第二天来了二十个人,林双胜带队,四台货车,两趟拉完,十几个人开始收拾。
搬家花了半天,收拾用了两天,这边居住就集中了,所有人都住在别墅里,这时葡萄老藤已经发出新芽,院子里又比六号院安静。
一楼的大卧室是吕大山和林英居住,后面是吕天云的卧室,中间是堂屋作为客厅和大餐厅,对面前面是厨房,后面安排的是吕天津和刘胜利的卧室,还剩一间现在作为杂物间使用。
堂屋后面有一小间供奉着神龛和芳子的神主牌,两面墙上挂了四幅古画,配了一张小案桌和两套官帽椅,空间就刚刚好了。
二楼的大卧室是吕林和伊尔居住,另外的三间卧室是三个小孩的,中间的大房间是三个孩子学习的地方,里间是川岛美惠的卧室。
就这样刚好把全部人都安排清楚了,感觉上比折枝六号院更加集中,也没有显得拥挤和局促,加上十多盆绿植点缀,一个温馨的家就布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