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高考(2 / 2)

“天云、天津、胜利要努力了,以前没个比着的,现在有了,你们要是超不过你们小叔小舅舅的,那就丢脸了”。

“椿儿你是大哥,孩子们得盯着点,别到最后一代不如一代了,咱家要想兴旺发达还得从读书开始,桃儿也是一样的”。

吕椿“知道了,爹,我会盯着他们的,老幺,哥敬你一个给咱家增光了”。

吕林“大哥,我敬你,爹,姐夫,一起咱敬祖宗吧”。

吕林这次是带着一坛子老酒回家的,看着两百斤的酒,吕椿刘红军可是不客气了,结果是没到八两就醉了。

倒是吕大山少喝了二两,爷俩慢慢喝着,聊着小时候,聊着初中毕业的那一年,聊着插队的那一年,最后就爷俩守岁的。

吕林在学校猫着到了初七,腿着来到中医药学院,和门卫大爷抽了两支烟,然后放下十个咸鸭蛋,得到的消息是有两个老师有空房,门卫大爷答应帮着打听。

吕林和大爷约定三天后来听消息,想着这几天也没有什么事情,就又回屋猫着了,想着自己重生以来这就是第三次猫冬了。

吕林剩下的医书不多了,这段时间白天都会拉上两个小时的二胡,自从得到焦如是,每天少的时候一个小时,多的时候两个三个小时。

但是都只是在白天拉,晚上可不敢影响别人,这些细微末节的事情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就是都练习了半年,吕林也不知道自己的水平怎么样。

当时是稀里糊涂地得到这把琴的,事后送鹿肉的时候才知道,那个所谓的老瞎子是个算命先生,只是这个时期不敢乱开口,但是街坊邻居的有事时他偶尔的也说一句。

这也是一种文化,遇事不决始问卦,这也是华国人的一个特性,吕林现在不知道易经八卦究竟能有多大的影响力,反正现在是不好怀疑的。

这就在无形中帮了吕林,不然他无法得到焦如是的,那庭均可是把这几把琴当作心尖肉对待的。

后面吕林也在寻访着二胡,也看了几把,那是可以烧火的东西,也就断了这个念想,就一把也挺好的,练习时每次必拉二泉和高山。

这种叫做兴趣的东西也是很奇怪的,以前没有焦如是的时候也没怎么想着,现在好像每天不玩个一两个小时的,就觉得缺了点什么。

日子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门卫大爷很是给力,吕林花了一百块钱得到钥匙也见到了这位老师,老师姓王,已经退休了,现在是在儿子家带孙子。

这是二楼的小二居,王老师要求保留一个卧室,和必须保证格局不被破坏,并直言会每个月来看一次。

吕林也答应了,他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当然抽烟喝酒也算是不良嗜好,只是在心里自动忽略了。

搬家很简单,就是全部装在三轮里,等着李老师和老主任来收房,并拿出两个哈密瓜放在桌上。

老主任看着干净的房子,知道这是考上了大学的,还勉励了几句。

李老师倒是很高兴地问了很多情况,然后两人抱着哈密瓜,吕林骑着三轮分开了。

这时离着大学开学还有十天,吕林停好车,把东西搬上二楼,开始打扫卫生和收拾厨房,现在吕林已经开始炒菜了,厨房已经很久没用过,花了两个小时才做完卫生。

拿出二胡开始拉着,又把收音机打开,现在是京剧节目,配合着里面的节奏自娱自乐,倒也相得益彰。

开学的报到很简单,老师认识了这个住在王老师家的学生,偶尔还听到有二胡声音从屋里传出来,看着这孩子穿的也整齐。

特别是这个开口就笑的亲和力,没人能够挑出毛病,这一期的大学生也是天之骄子,老师们也不敢太严格了。

吕林的报到用了半小时,反而是办理借书证用的时间更长一点,回到屋里就拿出课程安排看,一个星期排了四天半的课程。

还好周六周日没有排课,这也就是给了他去天桥练习的时间了,只是一周只有两天有点少了。

不过想着这是风停以后第一届大学生,所有的安排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也就只能先跟着节奏走,等着过了这个阶段再想其他的。

就这样开始了大学生活,吕林学的是中医全科,就是内科外伤科和制药都学,第一年是基础医学,班上有二十六个同学,四九城的只有他一个。

这二十五个同学分属九个不同的省份,这就给他一个学习方言的机会,吕林后世是越都的,他的粤语不需要学习,这次重点是学习闽南语,其他都是方言。

对于吕林的要求,同学们都很快答应了,就他一个本地人,大家都愿意和他接触,都想了解四九城的生活习惯和语言习惯,这就有了共同的话题。

这一届的大学生也很卷,哦,应该说是和自己较劲,大多数人每天学习时间会超过十四个小时,晚上图书馆基本很少有空位置。

吕林是不在图书馆看书的,他是借书,而且是拿着目录借,这时学院的医学书也就不到两万册,基础医学也就一千册的样子,吕林一次五本。

白天晚上都在看书,上课时老师讲的他已经不用听了,老师是照本宣科的,老师要讲的他都提前看过,那就看借来的。

周六开启自由生活,早上是天桥,这时已经比去年热闹多了,早活动的人数一般有两百人,比去年翻了倍,但是练武的没有增加。

吕林的活动轨迹已经固定,二十分钟太极,三十分钟石锁,三十分钟长短棍,其他的合起来四十分钟,布库摔跤措手虎拳。

经过半年的学习,吕林和三十多人说的上话了,都知道他是学生,都愿意教他两招,又都不是那种不传之秘的。

两小时练习过后又开始扫街,现在宅子已经修整完成,他需要大量的家具,也就没有要求都是精品了,又有了哈密瓜可以拿来交换,每天都会有收获。

今天谈的是六套官帽椅,四九城的土话叫熬鹰,那就熬着呗,吕林不仅要这六套官帽椅,还一通要求,什么罗汉床啊大案桌啊,博古架啊书柜啊,老木料。

说的对方一愣一愣的,最后也不知道是谁在熬着谁了,六个哈密瓜一百二十块钱敲定,板爷是等着的,两块钱开心地送到折枝胡同六号院,还帮着搬了进去。

吕林烟散的也勤快,不勤快也不行啊,今天还约了周三爷呢,前门的小院也要尽快收拾出来。

四点时来到前门小院。

吕林“三爷,让您久等了”,赶快散了烟打开门,两人进屋。

周三爷先是看了门脸和二楼,吕林则是直接去了院子,他有点不知道怎么弄这个五百平方的院子了。

周三爷“主家,我刚才看了一下,门脸没啥换的,刷一遍油漆就可以,就是二楼有点问题,这个得看您的想法”。

“我看过,领子至少要换八根,瓦片要全部加密,那个楼板我觉得全换了,您这一次整修起码按着十五年的要求吧”。

吕林“那就按着您的意思来吧,最好是按着二十五年不用整修的来,材料用足了,我现在啊,是不知道这院子怎么弄了”。

周三爷“这个其实也简单,我觉得吧,这地界儿修一个仓库应该挺好的,这靠着墙来三百平方的仓库,咱修成三米六高的怎么都实用,那剩下的二百平就好办了,我觉得在这里加个厕所挺实用的”。

吕林“那就三百平方的仓库吧,这剩下的围墙加高您觉得呢”。

周三爷“这地界儿,加高可以,但是没有必要超过二米八,这东西挡得住君子挡不住小人的”。

吕林“成,那就按您说的吧,您的活计我是信得过的”。

周三爷“这样吧,刚才我合计了一下,这三百平的仓库得一千二,围墙九十,前面楼板领子瓦片加上油漆六百六,加一个侧门四十”。

“我知道您没空管中饭,那就两千零六十包圆了,保证给您弄瓷实了”。

吕林“成吧,我信得过您,这先给您一千元吧,您合计着这几天就开工吧”。

周三爷“那成,这片好办的,三天备材料就可以了”。

回到家里,陪着爹娘吃了饭回到学校,晚上还是看书和学习日语。

第二天周末,谈的是两根老木料,一根是五十公分粗两米长的金丝楠,一根是两百斤的沉水,继续熬鹰吧,最后是二百四成交了。

周一上课,中午还了书又借了五本,下午就是看着借的书,晚上吃饱喝足进入空间,把药材和哈密瓜都收了,又重新种上。

这时候药园里有一半的地方种的都是需要年份的,按照现在的标准十年不需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