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若是不管,幕府权威即将当然无存。”
一众大名联名来到织田信长身前,将众多大名集体的请愿书摆在了织田信长的面前,等待着其抉择。
织田信长看着请愿书上长长的名字,哀叹一声,他作为幕府征夷大将军也有无奈的时候,如今周帝国的战争刚刚结束,民间在周帝国的政策的影响下,出现了出海的狂潮,无数百姓自海边港口出发, 大多都前往了东瀛。
他们其中很多人都知道,东瀛是有大量的银矿山的,只要能够获取一些,自己这一生便衣食无忧。
李密、慕容皝也自然乐的看这样的情况,他们的领地,什么都有,就是统治力量不太足,如果将这些人留在自己的藩国,自己的统治基础也就更牢固了。
所以每次朝廷科举考试结束后,他们便早早的派人等候,等候那些没有被录取的士子或者是排名靠后的士子,将其收入囊中。
朝廷的英才太多了,古今名臣、名将、名帅都留在了这里,但是他们这些小国就不同了,东瀛的名人他们需要且用且防,终究与他们一条心的太少了。
“这种情况持续了多久了?”
织田信长开口询问道,要是这些人只奔着金银来就好了,大量的人前往东瀛鱼龙混杂,难免有些人怀着目的来的,东瀛也是支持贸易的,他们本土缺乏矿场,如果能够用银币来交换这些物资,也是十分值得的,武力的强大是靠着兵甲、武器来支撑的。
很多周人来了以后,与许多大名的封臣,亦或者与很多大名的关系不错,于是私交甚密之后,便提供了一些周帝国的违禁品。
东瀛的制作刀具的技艺十分高超,但是造价高昂,能用到的终究是少数。
但是这些违禁品虽然不是多么精良,但是却足够多,一些大名武装之后,心中的想法便变化了。
他们这些大名虽然被幕府颁布的总无事令制约了,但是边境的小摩擦可从未停止。
幕府的关注点现在全都放在了丰臣秀吉和周帝国身上,对他们这些人的关注就会少很多。
一些规模较大的大名,原本一直欺负规模小的大名,从他们那里得到更肥沃的土地,以及更多的人口,来增强自己的实力,有的还要输送给这些规模大的大名粮草和货币。
但是突然有一日,这些规模小的大名,竟然以下克上成功了,一个的成功,并没有让人想到什么,随后数量不断增多的以下克上,才让众人感觉到了不安。
能坐在这里的,都是每个区域的霸主级别的大名,这已经动摇了自己的统治根基。
他们原本选择的是自己出兵干涉,但是这些人凑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同盟,来对抗他们,他们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新的名字----新同盟,来与他们这些老同盟区分开。
这些新同盟的大名很多都是浪人起家,或者是本就没有多高贵的血统,能够在这个世界成为武士就已经是上天的恩德了。
他们对这些窃据政权的古老家族本就反感。
“已经持续了几个月的时间了,现在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已经格局了我们对北海道岛的控制。”
东北的大名伊达家等,都曾与新同盟交战,反而惨败,这让众人更加警觉,伊达晴宗、伊达政宗都不能解决,自己这些大名,本身的实力也不比伊达家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