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自行车俱乐部(1 / 2)

谬年 水墨行者 1620 字 1个月前

一回到汉丰,赵路就马上跟赵国州和老唐联系了,已经身无分文了,还得继续跟他们混。他们的答复也是一致的:“有活干就叫你”。工地上本来人员的流动性就很大,你来我往的也很正常。

群里面有聚会他也经常参加。以前有句口号叫“再穷不能穷教育”,他的理念是“再穷不能穷交际”。汉丰才是他的大本营,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机会,慢慢改变自己的命运,总不能一辈子当民工吧。

他早就注册了“东祥教育中心”,还挂了牌子。带头狼在温泉步行街租了个房间,搞了个广告公司,他就跟带头狼商量,也把他教育中心的牌子挂在那里,当然他不会出租金,顶多是请狼吃餐饭,沾沾“狼哥”的光。他没有投入全部精力去经营教育业务,只是经常在群里发发广告。

相对于这些群友,赵路更看中骑自行车那个圈子。他把车买了,幽兰就把他拉到群里面了。群叫“骑行天下俱乐部”,俱乐部还有队服,红黄相间,被戏称为“番茄炒鸡蛋”。赵路也买了队服,跟车子比起来不贵,一套才百把块块钱。

买车的当天,他就跟着幽兰他们刷了一遍前山。刚好那天他们约好了要去骑前山,幽兰就邀请他一起去,他欣然同意了。幽兰也喊龙五一起去,龙五说晚上还有事,就溜了,其实他是不敢去,因为上前山完全是上坡路,他根本不敢去,他本来就骑得少。但赵路就完全不在乎,他一口气骑到山顶,还没用到最省力的档位,只是把前轮调到最小的盘子,后轮一直是用最大盘子带动的。他这么做的目的是要证明以他的体力条件,骑个不到一千块钱的“邦德”就够了,没必要买那么好的车,他怕别个会瞧不起他。

俱乐部的活动还是安排得很多的,差不多每个周末都有,都是来回百把公里或者几十公里的小长途。每次活动车行的老板娘或者老板都会参加。老板娘就是幽兰,老板姓龚,大家都叫他“老龚”。有些人生下来就是注定要占别人便宜的,比如姓龚的,一辈子不知道要当多少人的“老公”。

老龚或者幽兰每次都是“垫底”的。并不是他们骑车不行,而是他们是负责保障。他们的后座上绑了个工具包,里面装的打气筒和简易的维修工具,车友们的车出了问题,就在路边等着,幽兰或者老龚来了就给他们处理了。俱乐部的都是好车,出问题的概率不大,但还是有,赵路参加活动时就碰到过几次,好在赵路自己的车没在路上出过一次问题。

赵路跟着俱乐部的人骑遍了汉丰市的山山水水。汉丰市本来就不大,几十公里就到了下面的区县。下面区县里风景好点的线路他们都骑过。汉宜区的所有乡镇他们都去过,有的还路过很多次。

骑车的人有个爱好,那就是总喜欢去水库,以水库为目的地。这也跟赵路的爱好吻合。自古以来,文人骚客都喜欢寄情于山水,赵路就非常羡慕王维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境界。他清闲的时候也会到家附近的山上去转转,还美其名曰“探秘”。其实说是“探幽”更准确些,因为他去的这些地方,千百年来不知都被多少人去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