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一个学历业务(2 / 2)

谬年 水墨行者 1581 字 1个月前

人一旦有了好事就会想到要找人一起分享。赵路下了楼就给狼和潘军打电话,说请他们吃饭。潘军说正好阮军今天也从武汉回来,也把他喊到一路,赵路自然不会拒绝,虽然他跟阮波来往不多,但潘军跟他很合得来,多个人无非就是多双筷子。

吃饭的地方就选在“要得川菜馆”。这是一个开在中心菜场附近的一个苍蝇馆子,是跟赵国州一起拆房子时,他们经常吃午饭的地方。老板是夫妻俩,老太太只管炒菜,老头子负责点菜配菜和收钱,午高峰和晚高峰就请一个做兼职的学生来传菜,学生就是旁边卫校的。

“要得”是四川方言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意思是“可以”、“行”、“就这么办!”相当于汉丰话“可得!”以及河南话“中!”“要得川菜馆”的味道很正宗。在一连排好几家餐馆当中,就数他们家生意最好。正饭点的时候来,往往都没有桌子了。老板在外面的人行道上支起篷子,搭了几张桌子,有时候还是不够用,实在等不了的食客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去隔壁的餐馆了。来这里吃饭的绝大多数是民工,有时候还有些上班族和卫校的师生。老两口就靠这个餐馆,在温泉城区买了两套房子。

虽然味道很好,但毕竟是苍蝇馆子,是没有档次的,在这个地方请吃饭,说明请客的和被请的关系是非常好的。赵路就在这个地方请过龙五。龙五这个人有个特点,那就是好吃。他是大冶人,只是家在温泉。大冶和汉丰大大小小有点名气味道好的餐馆他都吃过,在“要得川味馆”吃过以后也是赞不绝口。只可惜这段时间龙五回大冶去了,要不然赵路就叫他一起来了。在他心目中,龙五肯定比狼和潘军重要,毕竟这家伙有钱。他们也确实合得来,龙五在温泉的时候,他们也是隔三差五就要见一见的,特别是参加各大群里的活动时,更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

赵路点了几个菜,全是典型的川菜,有糍粑鱼、水煮肉片、虎皮青椒、鱼香肉丝等。这个馆子的老板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人,炒菜的老太太也是正宗的川菜手艺,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更是炉火纯青。特别是糍粑鱼这道菜,是赵路每次必点的。鱼被煎得两面金黄,再洒上些许芝麻,配上特制的调理,吃起来软糯鲜香,让人食欲大增。水煮肉片也是赵路的最爱,他读大学时想加餐的时候,就去学校后面的“堕落街”上四川老乡开的馆子里点一个水煮肉片。赵路当然也要照顾狼、潘军、阮波几个人的口味。但这几个人都不挑食,赵路点的菜也基本符合他们的口味。

点的菜陆陆续续的端上桌了,赵路自己去冰柜里捡了一箱金龙泉黑色纯生啤酒。他是这里的常客,老板忙不过来的时候,他都是自己动手。金龙泉黑色纯生是一款经典啤酒,价格便宜,只要两块钱一瓶,口味纯正,喝起来比后来推出的卖五六块一瓶的蓝色经典口感都要好,至少赵路是这样认为的,蓝色经典卖得贵,喝了还上头。阮波是很少喝啤酒的,他还是像往常一样,自带了一大壶粮食酒。

狼看到那么大一壶酒,脸上就表现出来惊诧又揶揄的笑容,惊叹道:“你带这么大一壶酒,怎么喝得完!?”

阮波一边笑一边说:“喝不完?四个大男人这壶酒都喝不完?”乖乖,阮波把在场所有人都当成跟他一样的酒量了。阮波的酒量赵路是心里有数的,他是一斤不飘两斤不倒的人,有几次聚会赵路亲眼见到他一杯又一杯的往嘴里倒,不管喝了多少杯,饭局散了还能清清白白的去KtV唱唱歌,“拍拍麦蜢”,反正没见他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