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拍麦蜢”(2 / 2)

谬年 水墨行者 1634 字 1个月前

招生时认得的一个胡小光的兄弟给赵路打电话,说给他介绍一个老船长,老船长在寻找一个接班人。胡小光是襄樊人,是老吴的队伍。老吴经过这几年的经营,已经织成了一张巨大的招生网。荆楚大地各个地方都有他的队伍,外省有好多地方也有他的合作伙伴。他的队伍有些是招聘招来的,像赵路这种,有些是他招来读自考的学生,被他转化成他的招生工具了,像胡小光这种。都说招生的会忽悠,由此可见一斑。

老船长姓高,跟胡小光是老乡。年轻的时候真当过海员,后来一直做到船长职位。当了几年船长,手里有些积蓄就上岸创办了“东顺船务公司”,专门从事船员培训业务。经过多年发展,老高编织成了一张巨大的招生网络。网络的触角遍布省内外很多地区。老高的网比老吴的网要扎实得多。他的关系都是直接深入到各个学校,不像老吴的网里很多都是招生贩子。现在老高年龄大了,就想找一个接班人,他的儿子有工作,不愿从事教育行业。老高本来想胡小姐接他的班,胡小光不愿意,就推荐了赵路。

赵路心动了。如果接老高的班,他就再也不用干体力活了。他只需要把老高的关系网继承并传承下去就行了。他就跑到武汉去见了老高。深谈了几次,一老一少就达成一致,赵路去东顺船务上班,以后接替老高,打理东顺船务。

老高经过这么多年的打拼,赚了不少钱。他在武汉买了几套房子,车子也买了两台,一台是别克君越,给他儿子开了,一台是本田锋范,作为船务公司的商务车使用。赵路以前对日本车是不感冒的,这当然是出于他对小日子的反感。但现在看到老高的锋范,他又喜欢上这款车了。男人天生就喜欢车,喜欢看车,喜欢开车,喜欢买车。锋范外形设计得很好,紧凑而饱满,在赵路看来简直就是完美。他心想,以后开着这车回汉丰去,在狼和潘军面前炫耀一下,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东顺船务公司就开在老高的家里。老高经常得意的说:“把船务公司办在自己家里的,我是武汉第一人!”船员培训,其实是有好多套路的。对外宣称是“高级海员”,月入过万。其实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鬼才知道。赵路以前也宣传过海员业务,可惜他一个都没有招到。所以很多船务公司都是皮包公司。当然也有几家规模公司,名气比较大,业务做得好,老高就安排赵路先去这几家公司打探打探,了解一下竞争对手。

赵路心想这不是搞我去当商业间谍吗?他对“商业间谍”并不陌生。读大学时,他自己就干过。那是上海的一家咨询公司,让他们去调查几个巧克力品牌的摆架和销售情况,尽管他们有的人被售货员识破了,但他们还是完成了任务。现在去打探几家船务公司,赵路虽然心里有些紧张,但还是硬着头皮去了。这几家公司的规模一家比一家大,都开在高档写字楼里面,基本都是租的整个一层楼,公司老总的办公室都布置得豪华大气。

打探回来,跟老高说了他的感受,老高说:“他们公司不管怎么气派,他们随时都可以跑路。我的公司就开在家里,出了问题,我跑不了吧?学员到我家里来报名,他心里就踏踏实实的。”

赵路并没有嫌弃老高的公司没有豪华的办公地点,他看中的是老高的关系网。把这张关系网承接到手,以后哪怕不招海员,在招生界也能混得风生水起。

现在协助老高处理事务的是来自河南的姐弟俩。姐姐处理日常事务,弟弟打打杂,开开车。听老高介绍,姐弟俩的老家是河南一个贫困地区。老高去那里招生的时候,他们的妈哭着求老高把她的女儿带出去闯荡社会。老高经不住妇女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纠缠,就把她女儿带出来了。姐姐长相不行,又矮又胖,不然她妈妈也不会放心的把她交给老高了。老高就让姐姐做了他的助手,后来弟弟高中毕业了,姐姐又把弟弟叫过来了。算上老高,船务公司的日常工作人员就四个,招生旺季的时候再招一些学生兼职,就是一副红红火火的景象了。

这个时候赵路的手头已经活泛起来了。那几个成教学员的学费在他卡里趴着,他又办了几张信用卡。工行的信用卡办下来后,他又以卡办卡,办了几张其他行的卡。有些小银行没有在汉丰开展业务,他就跑到武汉的网点去办卡,工作单位就留了老吴的公司,当然他跟老吴和老吴公司的办公人员打了招呼的。小银行看到他有几张国有银行的信用卡,给的额度就一张比一张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