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砸冰窟窿(2 / 2)

看着魏大山离开的身影,林秀梅不由得惊咦一声。

“确实不一样了。”

魏大根笑着点点头,

“估计是跟李知青好上后,活着更有奔头了吧!”

以前魏大山也比较勤劳能干,但都是为了那柳芳,可这次回来之后,言谈举止之间,对家里变得更加关心了。

魏勇和魏蓉两个小家伙,一听说魏大山要去小海子搞鱼获,嚷嚷着也要去,却被魏大根和林秀梅拦了下来。

“小海子那边危险的很呢,你们难道忘了,去年就有孩子掉进去死了!你们先提着桶去水井那边排队,一会儿你爸过去提水!”

林秀梅冲着两个孩子吩咐道。

在这个年代的农村,用水也十分不方便,往往一个村子只有一口水井,想要喝水,都需要排队,尤其是到了冬天,就变得越发麻烦了。

趁着天还早,他们得抓紧时间把水打回来。

一家几口子生活在一起,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水。

魏大山推着独轮车,一路来到了村北,放眼望去,全都是一片白茫茫的积雪。

而在雪地中,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米多高的草丛冒出来,仿佛雪人一般站在那里,这里就是魏大山记忆中的小海子了,至于那些雪人似得草丛,则是水里的芦苇。

只不过,此时气温很低,水全都冰冻住了,上面又覆盖了厚厚的积雪,若是不知情的外人,根本想不到,这里会有一大片湖水。

水是天山上的积雪融化,再加上地下水积累起来的,这边一般都把有水的地方称呼为海子。

在这个年代,有水的地方不缺鱼。

只不过,对于北疆这样的极冷之地,鱼对于村民们来说,根本吃不饱,但砸冰搞鱼却是个大工程,可能你费半天劲,钓上来的鱼,还不够你塞牙缝的,甚至有时候可能会无功而返,所以,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来这里砸冰搞鱼了。

当然,偶尔也有喜欢尝鲜的,或者家里有孕妇的,就会过来碰碰运气。

魏大山放下小推车,环顾了下四周,连个人影都没有。

不过,他却发现,在厚厚的积雪和冰层下面,赫然漂浮着几个词条。

魏大山不由得眼前一亮,看来自己是来对地方了!

不过,魏大山没有急着马上开钓,他先是拿下铁锹,将周围的积雪铲去,然后又从附近搞了点芦苇和梭梭柴过来点了火堆,把带来的火柱子还有撬棒,放在了火堆里烧着,做好这一切,魏大山方才打开小马扎坐了下来。

没办法,虽然才十月份,但小海子已经冻了厚厚的一层冰,这年头可没有后世那么先进的设备,想要把冰层下面的鱼给搞出来,就必须先想办法搞出来一个洞。

光靠着镐头用蛮劲砸,可不知道要砸到什么时候,但若先用烧红的火柱子,在冰面上融化开几个洞,再用镐头或者撬棒去砸,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魏大山不急不慌的坐在雪地里,欣赏着周边的雪景,脑袋格外的放空。

反正身旁有火堆熏烤着,身前倒也没有那么冷,直到看着火柱子比较尖的一端烧红,魏大山这才施施然站起身,握着火柱子,就朝着冰面往下压。

滋滋滋。

原本冻得如同铜墙铁壁的冰层,此时就如同一张棉布一般,被魏大山手中的‘钢针’,轻松的穿破了进去。

往下进几公分,然后再往外提一提,随即又重重的往下砸,随着一圈一圈冰水冒出来,魏大山感觉到下面的冰层差不多贯通了,这才将手中的火柱子拔出来。

而此时,原本烧的通红的火柱子,早已被冰的没有了刚才的温度。

魏大山将冷却的火柱子扔在一旁,又从火堆里拿出另外一根烧红的撬棒,在刚才搞出来的洞口附近,再次如法炮制,往下贯穿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