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苟有志主任支书(2 / 2)

后来,在武泽天执意“请辞”下,苟有志担任村主任代理村支书、梅梅担任村妇联主任兼职村文书,忙碌在“保持脱贫成果、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的重大压力里。

就在武泽天辞去村支部书记当月的一个星期天,家里来了一男一女,打扮得整齐入时,他们把小轿车停在两棵大柳树下,常客一样走进武泽天家的大门。一男一女在上房的沙发上坐下,武泽天还没有来得及熬茶倒水、询问姓甚名谁、来自哪里、有何贵干,女人首先开口了,他们是滕才的父母,是来领着滕才回老家去的,听得武泽天一脸的不高兴。本来父母儿子一家团聚是十分高兴的事情,武泽天一下子想到要立马失去滕才的陪伴,就高兴不起来。在短暂时间的喝茶交流以后,武泽天觉得滕才的父母朴实真诚,经历了十年广州深圳的打工生涯,已经完全“城市化”了,也不乏农村人的亲切热诚,与武泽天的性格一拍即合,互相有了好感,有人说“话不投机半句多”,相反话投机了就自然而然的多起来,滕才的父母从如何贫困的争吵到女方的离家出走到男方出门打工、家里留下年幼的滕才让爷爷照顾、再到得到爷爷的去世滕才由学校老师和驻村干部照顾、再到霍牡丹调到暖湾村工作把滕才带到暖湾村读书、再到得到武泽天的照顾……出门打工的艰难、挣钱的不易、思念的疼痛,直说得滕才的父母泪如雨下,那擦过泪水的卫生纸直接把武泽天刚刚清理过的垃圾桶装满了。

滕才的父母说,他们苦也吃了、经济基础也夯实了、思念的痛苦也受到折磨了,以后就在村子里“流转土地”种植药材和农畜产品,全部提供给广州的医药生产厂家,并且说这个厂家就是他们打工的厂家,已经签订好了收购合同,剩下的是如何种植和种好药材的问题了,所以,他们不再过那种流浪思念和漂泊不定的日子,就把滕才接回家,享受温暖、认真读书,一席话直听得武泽天心里翻江倒海、感慨不已。

随后,滕才母亲帮助武泽天做饭,一种离别之前的团圆饭,武泽天主张包一次水饺,两个女人就边做饭边聊天,不知不觉一顿饭就做好了,热气腾腾地端上桌。

滕才在上房旁边的偏房里写作业,根本没有察觉父母来到家里,直到武泽天喊他吃饭才从屋子里走出来。

时间会改变一切,会改变人的容颜和记忆,也会改变人的思想和意识;会忘掉一些事也会记住一些事、经历一些事,使过去的事情变得遥远。在离开父母十年的时间里,父母的音容笑貌已经淡忘,儿子的身高长相父母也在逐渐模糊;十年时间里,腾才的个子长高了近一米,父母的皱纹和白发依稀可见。滕才见到父母也没有打招呼问侯,究竟谁是谁的谁?

饭桌上,武泽天把情况全部告诉了滕才,滕才只是从饭碗上抬起头,看了一眼父母,只是一眼、一瞬间的一眼就又低头吃饭了,武泽天明显地看出今天的滕才与往常的滕才在吃饭的时候反应不一样,吃饭的时候常常出现停顿,似乎对武泽天说过的话置若罔闻、一言不发,这是每个人难以接受的现象,面对儿子的不言不语,滕才的父母感到难堪不已,心里知道亏欠儿子的太多,是无法弥补的太多,也是不能用任何方式(包括金钱、眼泪和道歉)弥补的,只有一副忐忑不安的心在突突乱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