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顺顺利利的抵达了,聚会过后,又顺顺利利的开着老爸的车回来了。
其余时间,做点翻译单子,赚点外快,要么就是灵感来了,码字存稿,总之,现在当老师了,比做学生时期稍微放松很多。
该泡的酒,也都泡下了,有些药材还是去县城聚会的时候专门找的中医院的药铺买的,泡好后,就交给时间了。
余朵对于那啥药丸没把握,所以,两坛子酒,她只用了一颗药丸,对半切开放进坛子里的,一坛子一半,并且分得特别均匀,而且怕自己分的不均匀,她都是让仿真摄像变成带钳子的昆虫,外加红外线扫描才对半夹开的。
现在就静候佳音了,在开学之际,应该差不多了。
到时候看看效果如何。
这天天气不错,余朵跟着妈妈去摘枸杞。
自从上次教会了自家妈妈晒枸杞的正确方式以后,一传十,十传百,荷花镇的人都会晒枸杞了。
他们这边蒸的菜,炖的汤,都爱放点枸杞进去,买的成品枸杞不便宜,自己能晒出来这玩意,去摘枸杞的人多了起来,并且有些游客也跟风的摘起了枸杞。
枸杞是一边开花一边结果,又一边成熟的植物,而且因为没人摘,没人要这玩意,它们长得特别多,被鸟等动物吃了后,通过动物的粪便繁殖的到处都是,所以哪怕摘枸杞的人很多,但每个人摘到的枸杞收获也很大。
有游客也有兴趣摘枸杞,镇上的领导专门物色,那些个头大的枸杞枝条,准备天气转凉的时候扦插到自家的山头上。
并且还引进那些大枸杞树苗,准备挨家挨户发放,让他们在自家山头或者地头上种点,丰富荷花镇的旅游业,同时又打通了任通二脉一样,像金银花,野菊花之类的野生草本植物,带有药效的东西,全部有意识的移植了起来,争取让游客们不同的季节,能有不同的收获,让他们有不一样的体验感。
余朵知道这些后,只是感慨,荷花镇不愧是能发展起来,经久不衰的旅游小镇,敢做,愿意做,这才让这个旅游小镇活了起来。
这次去摘枸杞,邱红红带着也要去凑热闹。
余朵撇嘴,有它们在,真是走到哪里都被围观。
并且她都没办法放出采集机器人去收集枸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