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不介意她的孩子(1 / 2)

柳腰扶 杨六六 2281 字 21小时前

墙后。

阿靖听到江月娘亲的话,满眼震惊,没想到自己的弟弟拦下自己后,还编造了这样一段话来敷衍江月。

“我是要成大事的人,就算告诉了江月有什么用,难不成还要让她回那座京城,数不清的争斗和白眼,日日伏低做小看主母眼色行事,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能留在身边养育?”

江月娘亲冷声低喝,眼底寒芒闪烁:“做到头也不过一个妾室罢了,再说了,你和我的想法不是一样的吗?你心里喜欢我家阿月的,若不然这一路上怎会这么细心周到?”

阿靖心神一跳,还未开口。

江月娘亲的手已经重新搭在了他的手背上:“只要你点头,我的女儿我去劝,我愿意把她嫁给你。只要你不介怀她腹中那个孩子。”

他愿意,可是将军又该如何。

心里多个念头交织在一起,阿靖嘴上拒绝的话几乎就要脱口而出,可直到最后他都没能,甚至连摇头的动作都没做。

紧握的拳头不住的跳动,最后缓缓松开。

“我自然,不介意。”

萧府中。

萧云笙一夜未眠。

听到房门响动,下意识捻动指尖。

“我,该起床了。”

听到是萧老太君的声音,才松开眉间,坐起身开始洗漱。

“江月那间房,需不需要清理干净,等傅蓉月份大了,自然奶妈也要挑选好提前入府备着,江月那间正好收拾出来,可以用上。”

“嗯……”

莫名的,萧云笙涌起一股冲动。

站起身,缓缓走向从江月离开后,一直没人进去过的房间。

她熟悉的气息已经淡的几乎都快闻不到了。

明明人不过刚离开,留在记忆里的味道几乎就要从生命里抽离。

床铺整理的干干净净,好似从未有过人来过。

木质的簪子正好放在中间。

还有那水仙玉佩。

什么都没带走。

那是一盏灯笼。

因为房间里其他的东西堆积的太高。

将它挤了下来正好滚落到萧云笙的脚边。

萧云笙认出这是当初两人第一次放孔明灯的样式,上面写了一样的愿望。

弯下腰捡起后一抬头立刻僵在原地。

屋子里满满当当鲜红的灯笼,每一个上面都提了字,都极为认真写上了一句祝福的话。

萧云笙随手拿起一个,娟秀的字体写着【岁岁年年,愿君安好。】

萧云笙随手又拿了几个,每个上面祝福都不同,但都是贺寿的寓意。

“哎,将军。”

李婶收到消息从后厨匆匆过来,将灯笼收好,小心的放了回去,又仔细的数了一遍。

“这是何物?”

被萧云笙一问,李婶微微一震,双手交握有些为难的欲言又止。

“这是江月那丫头临走前留下的,是……”

萧云笙眉头一挑。

李婶心里纠结万分,干脆心一横将手叉腰直,“这都是江月准备的,将军你自己恐怕不记得,再有半个月就是你的生辰,

但是江月那孩子却记得清清楚楚的,我把你从前的事说给她听,她便知道将军不愿过生辰的心结。那孩子知道了将军你许多年未曾过生辰,所以早早的就设计好了惊喜,这些就是她准备的。”

萧云笙垂下眼帘,并不以为意。

这些年早早被遗忘。

早在六岁他就没了孩童的心性,那时他还会期待生辰,期待一家人团聚。

可如今早就不是当初。

他遭厌弃,避嫌都来不及,只有肩膀上的枷锁。

这生辰早都不过了。

越说,李婶心里原本不太足的底气起来了,嗓门也大了些,进了屋一件件指给萧云笙看。

“这些,是这孩子自己扎的,自己题的字,听说还找人帮忙从寺庙后吸了百年香气的竹子编的灯笼,是最吉利的。”

“这些,是她搜集的她喜爱看的杂谈,抄录,或搜罗来的,都是她看过觉得有趣,说日后将军不高兴就能看了,多笑笑。”

“还有这些,是她看的一些医术,知道马上入夏将军身上旧伤多,所以早早的就备好了一个季度的药膳方子。说,将军身上的旧疾万万不可拖延。”

“还有这衣服……”

李婶在房间里穿梭着,萧云笙静静的听着,可心思却神游,仿佛这一瞬间看到了那个纤细瘦弱的身影在房间里穿梭忙碌着这些事物。

真是奇怪,明明这个房间小的多站几个人转个身就会碰到,可却被堆积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萧云笙翻开一张药膳的单子,都是温和滋补的食材,连他的忌口和不喜的口味都避开了,可见用心。

“这些,准备了多久?”

“从上一次重建好这个屋子开始,到现在,她总是时不时借一辆驴车拉回来一些。这孩子也不用我们插手,只悄悄的做这些,说等日后,就说这些是我们大家一起做的,不愿意一个人占着功劳。”

说着李婶掰着手指细细的数着,又垮了脸,不怎么高兴。

“这些原本做到将军你的生辰那日不紧不慢刚刚好,可偏偏将军把人送走了,这孩子关着自己三天都没睡觉,才将这些全都赶工,赶出来。临走前还给我留了字条,让我们那一日按照原本他的计划给将军你过生辰,要热热闹闹的庆祝一场。”

萧云笙手指猛地一颤。

忍不住盯着满屋的灯彩,低声喃喃:“竟然,三日都是在做这个。”

他以为那三日,江月是在和他赌气,或是又在想什么小心思想要留下,没想到直到最后都没怎么样。

那些关切的话,他原本只当是江月的温情牌。

不过都是手段罢了。

李婶有些幽幽的看着院子里的落叶:“江月那孩子说了,在这里将军不像在谢家那样板着脸,要顾虑身份,要考虑萧老太君的喜乐,日后和军中的兄弟也能来这处好好热闹一些,不仅我们村子能热闹一些,就是鱼儿小姐的亡灵在这里,看着多了些热闹的生气也不会觉得寂寞了。热热闹闹才是家。”

说罢又从口袋里拿出那张叠的整整齐齐的纸条,递交给萧云笙。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