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绣楼诡账藏锋录(1 / 2)

晨雾裹着桐油气息漫过金陵丝市,七十二家绸缎庄的幌子在风中翻卷如浪。黛玉搭着紫鹃的手腕踏上瑞蚨祥青石阶,蜀锦门帘掀开时,三十六架织机的轰鸣声混着染料的腥气扑面而来。

\"上月新到的湖绸,烦请林姑娘过目。\"掌柜钱槐生捧着缠枝莲纹锦匣趋步上前,拇指上的翡翠扳指擦过黛玉袖口。她指尖抚过缎面,纬线间几不可察的幽蓝丝线刺得指腹微痛——与三日前妙玉禅房香灰里发现的寒铁碎屑如出一辙。

紫鹃突然轻咳一声。黛玉余光瞥见账册夹缝渗出墨渍,\"丙戌年腊月\"的字样与北静王府年礼单上的朱批笔迹相仿。窗外忽起喧哗,宝玉带着茗烟冲开人群,半幅撕裂的贡缎在风里猎猎作响,缎面暗纹恰是工部军械库的虎头徽。

\"林妹妹快看!\"宝玉箭袖沾满墙灰,\"今晨在燕子矶截下的漕船,暗舱里全是这种缎子。\"他抖开的绸缎迎光显出密纹,竟与贾政书房暗格里的边关布防图纹路暗合。

钱掌柜额头渗出冷汗:\"这...这必是有人栽赃...\"话音未落,后院传来瓦罐碎裂声。黛玉推开雕花槛窗,见染工抬着的青花大缸倾翻在地,靛蓝染料里沉淀的玄铁渣滓泛着幽光。紫鹃忽然扯她衣袖,东墙根下闪过半幅黛色裙裾——正是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昨日穿的那条。

荣国府绣楼的地龙烧得人发燥,黛玉解开玉色汗巾子,十二本泛黄账册在紫檀案上铺开腥风。王熙凤三年前经手的苏州织造单子里,妆花缎报价竟比市价低七成,页脚蝇头小楷批注着\"差额兑铁三百斤\"。

\"二嫂子当年怕是...\"宝玉用银镊子夹起页间半片残纸,浸过明矾水的纸背显出带血指印,\"你看这'丙戌年'的'戌'字,起笔带钩的写法分明是珍大哥的笔迹。\"

窗外竹影忽然晃动,平儿抱着描金漆盒跌进来,裙角沾着库房陈年的蛛网:\"最里头的樟木箱开了锁,里头全是...\"她掀开盒盖,四十枚带锈的工部铁符泛着寒光。黛玉拈起一枚,符身阴刻的\"壬午\"年号,正是林如海任扬州巡盐御史那年。

\"砰\"地一声巨响,西厢传来瓷器碎裂声。黛玉推开万字纹支摘窗,见周瑞家的带着生面孔往后巷马车上装青瓷瓮。夕阳斜照中,瓮口飘出的靛蓝粉末在空中凝成霜花,落在车辕上竟蚀出点点凹痕。

紫鹃忽然低呼:\"姑娘看地上!\"青砖缝里嵌着半片残破的苗绣,双头蛇纹与妙玉那日抛洒的丝帛图案如出一辙。宝玉用帕子裹了要细看,那绣片突然自燃,青烟中浮现出\"丙戌腊月廿三\"几个篆字——正是贾敏病逝那日。

子夜的染坊蒸腾着刺鼻的矾石气息,七尺深的靛青染缸在月光下泛着铁器般的冷光。宝玉抹黑脸扮作学徒,耳听得工头醉醺醺嘟囔:\"...这批料要掺足寒铁粉...北静王府催得紧...\"

黛玉藏在晾绸架后,看新染的贡缎在夜风里流淌着兵器般的幽蓝。紫鹃突然扯她衣袖,东墙根下闪过戴斗笠的身影,腰间玉牌露出半截北静王府的螭纹。

\"当心!\"紫鹃猛地拽开黛玉,一桶滚烫染浆泼在青石板上,腾起的蓝烟中飞出三枚柳叶镖。黛玉顺势扯下刺客腰间玉牌,北静王府徽记下竟刻着九黎巫族的蛇形密文。江心忽起火光,妙玉素衣立于货船桅杆,扬手洒落的丝帛在夜风中展开,赫然是贾政与蓟辽总督往来的密信。

宝玉突然低呼:\"看染缸!\"靛青染料表面浮起层铁锈色的泡沫,细看竟是无数细小的寒铁颗粒。黛玉用银簪挑起些粉末,簪头瞬间蒙上霜花——与三日前在贾母药渣里发现的异物一模一样。

更鼓声中,染坊后门吱呀开启。周瑞家的带着四个壮汉抬着贴封条的箱子匆匆而出,箱角渗出的暗蓝液体在月下泛着冷光,途经处野草尽数枯死。

栊翠庵的晨钟裹着血腥气漫过回廊,黛玉跪在褪色的蒲团上,《法华经》夹页里藏的冰蚕纱透光显出密纹。妙玉素手递过青瓷盏,茶汤泼在纱面,针孔连缀的字迹渐显:\"殉葬者:周吴氏,丙戌年腊月...\"

宝玉撬开观音玉像,四十枚带血银针暴雨般坠落。最末那枚钉着的卖身契墨迹模糊:\"贾门周氏,自愿卖女春燕为织婢...\"画押处的指印竟与黛玉袖中残纸上的血痕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