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薛仁贵魂游地府 孽镜台照出真形(1 / 2)

有诗写道:“梦魂追杀姓苏人,渺渺茫茫一路寻;意马心猿忽见面,青龙白虎斗输赢。” 闲话少叙,且说阎君对犯人的发落完毕后,抬头看见了薛仁贵,便开口问道:“将军是哪里人?因何来到此地?还请详细说来。” 薛仁贵回答道:“阎君有所不知。本帅家住山西绛州龙门县,姓薛名礼,号仁贵。承蒙贞观天子的洪恩,跨海征东,救驾有功,被封为平辽王。如今奉旨前来征讨西凉,大军行至锁阳城时,遇到逆贼苏宝同。他凭借飞刀绝技,接连伤了我大唐三员大将。圣上得知后龙颜大怒,命本帅擒拿苏贼。不料我也中了他的飞镖,故而一心追杀苏贼。却不想迷了路,误打误撞来到此处,还意外碰上了盖苏文,刚刚与他大战一场。他不敌我,败进了这阴阳界。我随后追来,却不见他的踪影。所以才来到这宝殿,烦请阎君将仇人盖苏文交还给我,也好让我回去复命。”

阎君听后,解释道:“薛大人,你有所不知。盖苏文乃是青龙星下凡,上天降下他来,注定要有这一番杀戮。在我这阴司的阴阳簿上,并没有他的名字,他并不归阴司管辖。今日薛大人前来,多有得罪了。” 薛仁贵听后大怒,说道:“阎君,你这是欺人!他亡故多年,就算转世投胎,你岂会不知?还说什么‘簿上无名’‘不归阴司该管’,尽是胡言。快快将他放出来,此事便就此作罢。若你再藏头露尾,本帅可就要动手了。” 阎君赶忙说道:“将军息怒。” 随后吩咐判官:“把阴阳簿取来,给薛大人过目。” 崔判官领命,急忙将簿子呈给薛仁贵。

薛仁贵接过阴阳簿,从前到后仔细翻看,果然没有找到姓盖的名字。他心中疑惑,说道:“我方才还与他大战,一路追到阴司,他怎么可能不在这里?你这话能哄得了谁?” 阎君说道:“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这阴司铁面无情,专司判断人间善恶,岂会徇私舞弊,将人藏起来欺骗大人?他确实不在我阴司管辖范围之内,大人还是请回吧。” 薛仁贵说:“既然他簿上无名,那这簿子留着还有何用?不如一把火烧掉。” 阎君听了,吓得遍身冷汗直冒,急忙上前夺住簿子,说道:“这可使不得。我奉玉帝敕旨,掌管这阴阳簿子。一日一夜之间,人间万死万生,生前行善作恶,全都记录在这簿子上。大人若是毁了它,人间善恶便无法分明,上无法向天庭复命,下不能发放酆都地狱的罪犯。此事断然不可,这可是逆犯天条,罪该不赦。还望大人三思。” 薛仁贵说:“既然不让我毁这阴阳簿子,那只要把盖苏文还给我,我就不毁了。” 阎君听后,呵呵笑道:“大人若想看个明白,这倒不难,随我到孽镜台前,一看便知。但丑话说在前头,只许远观,不可近看。大人阳寿未尽,日后还要为朝廷建功立业。倘若回到阳世,此事切不可泄漏天机,否则我罪责难逃。” 薛仁贵说道:“这个自然。”

阎君出殿上马,与薛仁贵一同来到孽镜台前。转轮大王吩咐鬼卒:“把关门打开,请大人观看。” 鬼卒领命,急忙打开关门。二人一同上楼,打开南窗一看,眼前竟又是一个如同天朝般的世界。这里分明就是中原大地,桃红柳绿,锦绣江山,美不胜收。大王说道:“大人,你看看西边,可看到你的尊府了?” 薛仁贵仔细一看,果然一点不差。只见平辽王府内,二位夫人满面愁容地坐在那里。旁边薛金莲手里拿着一本兵书,正在认真翻看。薛仁贵看到这般情景,不禁放声大哭:“我那二位夫人啊,你们终日盼我得胜班师,却不想我遭受如此多的折磨,如今身死阴司,你们又怎能知晓?如今我们再无团圆之日,也罢!” 他又开口问道:“老大王,不知我那圣上如今在何处?” 轮转王说道:“薛大人,难得你忠心耿耿,一心思念朝廷,不贪恋家乡,实在可敬。随我到这边来。” 说罢,吩咐打开西窗,然后说道:“大人,望西边那一片沙漠之地,就是当今天子所在之处。” 薛仁贵抬头望去,果然看到了锁阳城。只见天子愁容满面,军师徐茂公和鲁国公程咬金默默地站在旁边。主帅营中寂静无声,牙床上躺着一人。薛仁贵大惊道:“阎君大人,我营中床上躺着的死尸,那是什么人?” 大王说道:“难道你忘了自己的模样?床上睡的死尸就是将军你自己啊。” 薛仁贵惊道:“啊!原来那就是我。如此说来,我已脱离凡尘,再也回不了阳世了。我那圣上啊!今生恐怕再难相见了。” 说着,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阎君说道:“大人暂且不必忧愁烦恼,方才我已说过,你阳寿未终,少不得我会送大人回归阳世。” 薛仁贵听后,忽然醒悟过来,说道:“适才多有冒犯,还望海涵,受我薛礼一拜。” 大王连忙扶起他,说道:“这是哪里的话?大人不怪罪我就好,何必言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