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池鱼要翻身(1 / 2)

宋若梅早早地就等着了。

此刻已经坐立不安地站起来朝门外望,虽然视线只能越过小小的院子看大前院的门。

九岁的女儿杜冬云倒是坐得住,在桌子上用草编蚂蚱。

自从上回刘小冬送了她一个芦苇编的蜻蜓后,她就迷上了这种草编玩意,这段时间都在玩草。

“哎呀,娘,你坐下歇会吧,你走得我眼睛都花了。”

宋若梅被她这小女儿一喊,就意识到自己实在是有些不庄重了。

只是,自从那天鬼迷心窍花四十两买漤柿子方子后,她便整日烦忧,方子快马加鞭送回娘家后,烦忧变成了担忧和急躁。

一连半个月,吃不好睡不稳。

终于二十天过去了,娘家派人送来的好消息,漤柿子方子大获成功。送行来的宋家子弟,还带了十几斤的柿子。

宋若梅叹息一声,便听从女儿的建议坐了下来。

望着面前桌子上摆着的大柿子,她焦急的心便安稳了不少。

一盏茶还没喝完,杜婆婆就先声夺人,宋若梅以为自己幻听了,在杜婆婆连喊了三遍之后,才反应过来。

跟在杜婆婆后面的就是刘小冬和他父亲刘树。

这时候,宋若梅也放下了男女大防,让杜婆婆将父女二人迎进了屋。

杜冬云高兴地攥着未完成的草蚂蚱,跟还没进屋的刘小冬见礼。

“见过夫人,见过小姐。”

“见过夫人,见过小姐。”

刘小冬和刘树齐声见礼。

宋若梅一双眼只盯着刘小冬的脑袋,忙说不必如此,便伸手握住刘小冬的手腕,将他拉到了屋里。

杜冬云也是笑得一排上牙亮的耀眼,去拉她小姐妹的另一只手。

“杜妈妈,上茶。”宋若梅安排道。

刘树被宋妈妈安排在了屏风前的桌子前,又吩咐丫鬟端来了一壶茶水和两盘点心。

刘小冬则被宋若梅母女拉到了屏风后面。

“哎呀,可把你盼来了,等的都有点急了。”宋若梅让刘小冬坐在垫了软垫的大椅子上,笑嘻嘻地说道。

“可不是,自从上回走后你就再也没来过了,我还想写信给你,结果婆婆提醒你不认识字我才没写的。”杜冬云年纪小,又把刘小冬当姐妹,说起话来根本不把她当外人。

宋若梅一听她女儿当面揭人短,想伸手捂嘴已经来不及了,忙要赔罪。

只听刘小冬哈哈一笑:“哈哈哈,幸好婆婆提醒你了,不然你的信就要白写了,浪费你的感情不说,我还感受不到一丁点!”

刘小冬笑的爽朗,一点都不介意被人说短,宋若梅见她年纪轻轻,心胸宽广,又想到她跟自己女儿年岁一样,立马反应过来,这不就是小孩子家闹家家嘛,是她想得太刻意了。

这也怪不得她,主要是上回跟她谈漤柿子方子买卖的时候,这小姑娘表现的有些过于老成了。

加上家里漤柿子大成功,她这又阴转晴得心情搅得脑子有些迷糊,自动把刘小冬归类到老掌柜一类的人里去了。

刘小冬在从家里坐上杜婆婆的驴车就听她大概说了宋若梅为何请她。

宋家得了漤柿子方子,试做之后大获成功,眼瞅着家里一万多棵柿子树结的柿子能有进项,惊喜地实在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想到这漤柿子的方法是刘小冬教给她的,便想跟刘小冬分享下喜悦。

其实不光分享喜悦,主要是杜婆婆说起刘小冬还做了一个叫做“柿饼”的东西,听说一两个月后就能做好。

宋若梅想再次从刘小冬这里买柿饼方子。

杜冬云跟刘小冬挤在一个椅子上,两个小人儿排排坐不光不挤,椅子还剩有空地。

宋若梅坐在另一边,把摆在中间的一盘点心和一盘柿子推给刘小冬。

“冬姐儿,吃点心。”

刘小冬从进屋到坐下都被她娘俩拉着,现在刚坐稳还没喘口气,就被投喂点心,幸福来得太突然,她忽然感觉有点不太适应。

“谢谢夫人,我自己来。”

然后拿点心的手在看到比她巴掌还大的黄皮柿子时就顿住了。

这才是柿子啊!这才是柿子啊!她在山上摘的那些比板栗大一点的柿子完全没法跟这个柿子比啊。

刘小冬拿点心的手慢慢移到了柿子上:“夫人,这柿子是哪里的品种?”

宋若梅本想让劳累了一路的刘小冬吃点点心垫垫,一会再进入正题跟她介绍这老家来的柿子,没想到刘小冬自己先把盖子揭开了。

“这是我在朔阳府的娘家送过来的,就是用你的柿子方子做出来的。”宋若梅笑着道。

刘小冬拿起一个柿子,端详了一遍,内心不断地感慨:这才是做柿饼的柿子啊,怎么大,做出来的柿饼肯定又大又甜又好吃。

“不知道夫人娘家所在的朔阳府在哪里?”刘小冬压根不知道朔阳府。

宋若梅只以为她一个没出过门又不识字的小丫头没听过朔阳府:“在离当河县一千多里地的北边。”

刘小冬:是了,只有北方的柿子才能长这么大。而且算算时间,现在北地的柿子正是做柿饼的好时节。

她在心里懊恼又叹息,想说,要是能搞来几棵这样的柿子树就好了,山上那些小柿子就全部拿去喂牲口。哪里还会用来做柿饼,那么小削皮都不好削。

宋若梅继续说:“此次请你过来也正是为了此事,漤柿子成功,已经开始对外售卖,反向非常好。我宋家这回都要好好谢谢你呢。”

说罢便对杜婆婆示意,然后杜婆婆走进里屋拿出一个小木盒递给她。

刘小冬还沉浸在自己对大柿子的幻想之中,宋若梅主仆的惊动她一点都没注意到。

旁边杜冬云在跟她讲这柿子吃起来是个什么味。

刘小冬听得认真,思绪被杜冬云拉着,已然快忘了眼神盯着她火热的宋若梅。

杜冬云人小小的,但说话特别有条理,从柿子的味道说道外租家,又说了外祖家有多少块山头,山头上有多少棵柿子,这些柿子用来干什么。

“你都不知道,那山有多长……”杜冬云张开手比划了一下,把刘小冬挡得仰在椅子里,“上面全是柿子树,红起来的时候全都是红的。”

刘小冬:可不是嘛,红起来了就全都红了。

“还有枣子树,但枣子比柿子红的早,柿子红的时候枣子都被打下来了。”

“我外祖家每年都会摘柿子喂羊,羊吃了柿子做出来的饭,长得可胖了。”说完又比划了一下,“大约有这么胖。”

刘小冬自动脑补了一下,羡慕得不得了,有柿子还有羊,她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了。

来到这里,除了这段时间吃过几次猪肉外,其他的肉她可是一口都没尝过呢。羊肉对她来说可太有吸引力了。

呜呜呜,她要吃红烧羊腿子,还要吃羊肉火锅。

杜冬云说的起劲,刘小冬想得美好,两个小孩各干各的,但又交流的完美无瑕。直到杜冬云说累了,跳下椅子准备喝口水,刘小冬才从幻想里抽出来。

她在内心告诉自己,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这个朔阳府看看,吃上一口羊肉,顺带再搞几只羊回来养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