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贞念对了一遍钱,王冬麦就要走,刘小冬立即把她喊住了。
“娘,等一会,我包点东西给你。”说完,跟杜冬云包了两包烤出来的红豆绿豆酥。
“这两包,你给里正娘子和老管事各一包,随带探一探里正娘子的底,她要是想从房家洼得些什么或做些什么,你就让她在自家庄子上养鸡鸭鹅,我们到时候买蛋还买肉,活鸡活鸭活鹅全都要。”
“跟老管事,你就让祖父问他家卖不卖牛,不管多少,不管大小,我们都可以买,最好是还有羊啊驴啊什么的,我们都要。”
刘小冬交代仔细,说话声又小又稳,王冬麦听得清楚,但也是越听越心惊。
全都要?鸡鸭鹅牛羊驴?她知道自己女儿有方子能挣钱,但这钱也不是这么花的呀!
但她还是一点也不反刘小冬,因为刘小冬说了,我们买,不是今天说明天就买的,也不是一下子全部买完,是慢慢地细细地买。
这叫长久生意,况且老管事和秦红花回去都是要跟自家东家和当家的商量的。
最主要的,以他们的养殖能力,也不可能养太多,毕竟养家禽是需要喂粮食的,不是说养就能养的,期间还要关注是否生病,别发瘟,这可是个大投入,寻常家人可不敢随便养,大户人家养的也基本供自家吃喝和行礼往户。
刘小冬一直想养,但鉴于目前房家洼粮食都不过人天天吃白米饭的,只能暂时作罢。
但今天撞到了两个人,这机会不用白不用。
一个是里正,家传了好几代的百亩田地,也有不少佃农。
一个是镇上数一数二的秀才老爷,不光有几百亩的田地,还有生意,还有私塾,这简直就是绝好的养殖条件啊。
这借两家之地养这些家禽牲畜,可太合适不过了啊!
虽然她因为小秦秀才私塾不收女学生气到辱骂他,但是他家的牛,她可是真的眼馋啊。
牛,这绝好的生产资料。比人可牛多了。
一下子能租出来三头牛,可见家里还有最起码六头不止,这么多牛,一定是非常有养殖经验的。
会养牛,那就会养羊,养驴。
种地用牛,以后腐乳作坊建起来,磨豆腐就需要用驴,至于羊嘛,她能说,她第一个就是想吃羊肉吗?
王冬麦得了刘小冬的嘱咐,接过两包豆酥饼,就往前院去了。
刘小冬又包了五六个零散的豆酥饼,说:“这些给里正娘子和老管事分着吃吧,那两包东西拿回去,指不定他们自己都吃不到。”
王冬麦暗暗赞叹自己女儿想的周到。
杜冬云见刘小冬想得这么仔细,凑到她面前说:“也不知道你的心是什么做的,会这么多好吃的就算了,连人心都能算得这么仔细。”
刘小冬忙摆手不承认:“唉唉,我可没算计人心,我不过是将心比心而已。再说了,我跟你吃一样的东西,你觉得我的心是什么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