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多家分成代销,怕被多家挤兑;搞大量批发零售,又有损品牌。
既然如此,那退而求其次,摊子小一点,选一两家合作,走精品品牌路线呗,实在不行,就只卖一家不就行了吗?
那选哪家呢,几个人又陷入了另一阵沉思。
选铺子的事说急也急,说不急也不急。
杜冬云跟爹娘来当河县也才一年多,虽然住在县城,但几乎没怎么出过门,因为她年纪太小了。
杜贞念就别说了,去年底才从朔阳老家过来,过了年就来到房家洼,也没功夫去寻摸点心铺子。
加上本来宋家的铺子都置办在府城,杜庭又一直受挤压,当河县的商业格局,这几个人还真是一点都不晓得。
更别说刘家这几个人了,更是两眼一抹黑。
几个大大小小的女孩一讨论才惊觉,作坊都建出来了,生意也做了好几趟,她们竟然都没怎么出门逛过街。
别说县城了,就连所在的过水镇都没去过。
往年是没钱去,现在貌似是没时间。
讨论了半天,最后还是没人决定要不要抽个时间去镇上游玩一番。
罢了,还是把今天先过去再说吧。
一群人一哄而散,刘小冬烤出来一些蛋黄酥,让刘小夏给宋夫子送去几个,剩下的就自家享用了。
天开始热起来,夏天来了。
刘小冬打算在中秋之前把那批变蛋卖出去,正好也趁着中秋节,全家出去玩玩,过水镇,当河县,都去看看。
房家洼人这半年来也都忙得不停,大人忙,小孩忙,都没闲着。而且现在大家都挣了点钱,可以结伴出门去花钱了。
这钱赚来就是要花的,钱花的越多,经济才能流通起来,生活才能好起来。
宋家铺子派人来买过一批咸鸭蛋,现在府城的蛋黄酥已经非常走俏,他们自己也在腌咸鸭蛋,但依旧供不应求,因为鸭蛋不好买。
农家几乎没有,一些有田庄水塘的地主员外们倒是养了一些,但几乎只供应自家吃喝和行礼往户。
想大批量采买,几乎没可能。
刘小冬有点想不通,这当河县,以河为名,按理说不缺水,咋鸭子都养不起来呢?
为啥呢,不还是没有粮食嘛!
鸭子要吃粮食的,喂得越多,粮食消耗就越多,谁家有那么多闲粮食喂鸭子啊。
能养个十几二十个就算很好的了。
过水镇能养起来鸭子的也不到十家人家。
刘小冬感叹世道艰难,她去年挣了点钱,倒是可以大手大脚地买粮食吃白米饭,可外头的人家,还是每天只喝两顿稀饭的多数。
没有粮食,也没有副业,可不一直穷着嘛。
这几天刘小冬因为这些事情没什么心情,上课的时候也是老走神。夫子看她有些不专心,就私下敲打她。
结果这丫头也只是低着头受教,一句反驳也无。
搞得宋留竹有些手足无措了。
杜冬云倒是很敏锐的感觉出来了她的情绪,不过以她的经验,不去管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