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房家洼各家各户,俨然是个敢花钱,会花钱的主了。
去年卖柿饼的钱盖房子花去一大半,今年又陆陆续续跟着作坊赚了一些,现在两个作坊正式开工,他们的腰包是越来越鼓了。
有了钱就要花。
这段时间,村里人外出把临近各处的乌桕子和柿子买了个一干二净,现在,他们开始买其他的了。
猪肉,买回家做腊肉,听说刘家要做腊肠,他们家也想学着做。
买油,盐,糖,现在炒菜都要 放油了,用油炒出来的菜,吃个不光香,还特别下饭,吃了干活更有力气。
最最最主要的,肚子里有油水,大家的脸色都变好看了。
买鸡鸭鹅,买南地的水果,买瓜子红枣,买点心,买布,买好布棉布。
房家洼的人,如今的日子是越过越舒服,这是以前从没人敢想的。
作坊里的豆腐是那群老头子在做,切豆腐码豆腐捂豆腐是那群老婆婆在做。拌料腌制是几个熟悉的妇人在做。
蜡烛作坊里的人全是妇人,这活不挑人,干活间隙还能照顾各家里。
而各个家里,除了三岁以下的小孩和不能活动的老人,基本不需要照看,因为老人也在干活,三岁以上的小孩,全都在私塾里读书。
她们每天边干活边听私塾传过来的动静,有时候是在背书,有时候是在吵闹,有时候好似在唱歌。
等到晚上,私塾下学后,就会有几个孩子轮流给大人上课,虽然大人上的课没有孩子们的丰富,但该学的字是一个不能落下。
学了一段时间,村里人已经认得了好几个字,也能跟着学生们一起背三百千了。
真好啊!想想这日子过得就特别舒服,以前哪里敢想呢?
作坊不停工,众人不歇息,而各人的心中也越来越心潮澎湃。
刘小冬最后放弃了白糖,仅凭她的能力,是没法给红糖脱色了。
杜贞念将这个失败的方子让自己的武婢快马加鞭送回县城,给她爹娘观看后,再送一份给京中的外祖。
一人的力量或许渺小,但京中的资源那是不可限量的。
自上回杜元杉和宋守沣得中秀才,在房家洼庆贺之后,宋守沣就带着十几份老面酵子回了京中。
关于老面酵子的用途,已经有刘家,房家洼,以及宋家铺子的大厨验证过了。
这十几个老面酵,一半留给宋老爷子,一半再由宋守沣带回朔阳老家。
至于要怎么使用,那宋家人已经想出来几百个点子了。
宋若梅对老面酵子所体现出来的威力深有体会,她预感这会是比她之前从刘小冬那里拿到的所有方子都要值钱,都要轰动。
她这个义女,真的堪比天上的仙女啊。
宋若梅无比庆幸自己遇到了她,也把她认做了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