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就让小秦秀才当场仔细讲述了一番。
虽然是临时起意,但小秦秀才教书多年,肚子里的墨水只多不少,说起来倒也头头是道。
众人便干脆坐在地上,将他围在中间,听他“上课”。
一开始,小秦秀才还有些不好意思,但说着说着,便进入了状态,就像平时给私塾的学生们上课一样。
他一字一句,循循善诱,条理清晰地罗列出一条一条的说辞。
众人虽然有些听不懂,但对小秦秀才口若悬河的本事和能力赞叹不已,并在得到第二次讲解之后,均恍然大悟,受益匪浅。
一群人就这么在田间地头坐了近一个时辰。小秦秀才讲完之后,颇有些激动得对众人道谢。
杜元杉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在这个环境下听到这样别具一格的“讲解”,令他耳目一新。
这可比他平时在县学里学的知识有趣多了。
大家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颇有一些野趣,但表达的又是家长里短和人情世故,比从书里读来的知识可实用多了。
他眼睛亮晶晶地看向小秦秀才,然后对杜庭说道:“爹,你说,要不要建一个固定的地方,来给所有人定期开展这样的活动?”
杜庭眉头一拧,看向身边的儿子:“固定的地方?”
在他的预设中,是需要教化各官亲自下到各村随即讲解教化的,从没有圈出一块地固定用来做这件事的打算。
但是这小子的话忽然提醒了他。
找一块固定的地方,专门作为专司教化之所,再选一些固定的节日来做这些事,那效果或许要比教化官走村串家好一些吧?
那要是建的话,如何选址,如何定名呢?
杜庭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这些事,几个老秀才已经把小秦秀才夸到快飞起来了。
刚才杜元杉跟他爹说话的时候,旁边的老秀才们也听了半个耳朵,现在他们就在观察县令的反应,准备送一份礼。
尤其是许秀才,刚才因为一句话也没说出口,正懊恼后悔不已呢,忽然听到杜元杉建议建个教化坊,这可真是给他修台阶啊。
他跟几个秀才挤眉弄眼地交换心思,等几个人动都懂了他的意思,许秀才便开口了。
“县令大人,小杜秀才说得在理,既然此次事件因过水镇下村民而起,不若把这地方选在过水镇吧。正好也是给我镇一个警示。”
许秀才这话说的委婉又漂亮,一下子就让杜庭确定下来建教化坊的决心。
杜庭看向许秀才,没说话。
剩下纪委老秀才便上前说道:“县令大人,此事是我们镇上的丑事,得县令大人百忙中亲自审理,实属幸运,如今既然县令大人钦点专司教化官,不若我们几位再助一把力,这教化坊的一应事项都我们几家包了如何。这不光是对此次事件痛改前非的决心,也是感谢我们镇乃至当河县有个好的父母官的献礼,到时候,教化坊建成之后,还请县令大人亲赐墨宝,让过水镇村民世代牢记此事。以儆效尤。”
几位老秀才说完,在场的众人均觉得他们的建议非常合适,于是便附和着让杜庭接受这个建议。
杜元杉心潮澎湃地感受着这份蓬勃的热血建议,对杜庭说道:“爹,你看他们说得多么在理,你作为一县父母官,要多听听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