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赚钱又交友(1 / 2)

有钱不赚是王八蛋。

有大钱不赚是千年王八蛋。

刘小冬看向他爹刘树,不停地对着他使眼色点头。

刘树都还没听出这话里的关窍,见女儿对他挤眉弄眼,完全一副不明所以。

刘小冬见他爹这么笨,气到直翻白眼,搁心里安慰自己:古代人,没见过世面,能理解。

然后看向反应过来面露难色的刘小夏和刘小秋,欣慰道:看来还有明白人,刘家还有希望。

于是她弯着腰对着屏风后面鞠躬道:“回夫人,我祖母说过,农户家里,都是地给什么吃什么,给柿子去涩不是什么需要捂着的值钱方子,在村里,谁问上一句,我祖母就直接说了,不值当花钱买,邻里邻居的,都是相互帮衬着一起吃饭。”

杜婆婆见这丫头年纪小小却嘴角伶俐,脑子也转得快,心里高看了她好几眼。

她朝屏风里面的夫人递了个眼色。

屏风后端坐着的县令夫人立即明了,说道:“是个格局大的。农家自有农家的吃饭路子,但我们家也有我们家的规矩。既然我今天开了这个口,就不会白拿你家的东西。”

刘小冬暗喜:不错,她就知道,这人是个识相的,她刚才说那话不过是为了好听加迂回战术。

她怎么可能白给?要不是她怕卖方子发现当异类咔嚓掉,她有一万个方子拿出来卖。她就是要赚钱,要赚多多的钱,吃香的喝辣的,把这个身体养的好好的,然后等着辅助系统上线代她回家。

她来这可不是为了吃苦的,她是被迫来的,她还不能出意外,不然就彻底噶屁了。

她的大好人生才刚开始呢,她可不能死。

“今天我想买你家这方子,你可能做你祖母的主?”

刘小冬停顿了一下,回道:“回夫人的话,小女愿意代祖母献上漤柿子方子。”

县令夫人大喜,朝杜婆婆看一眼,杜婆婆便说道:“冬姐儿,你年纪小小,这方子可不是随便就能给出去的,你可想好了?”

她的话虽是对刘小冬说的,但眼睛却看向刘树。

刘树在县令夫人说到“格局大的”时候就已经反应过来了,只觉得这种天降馅饼的好事怎么会落到他的头上。

看着女儿刘小冬跟夫人一来一回有问有答的,立即高兴地想到前段时间被雷劈的女儿。

莫不是真如村里人说的,他家女儿是天宫的仙女,留恋他家才不走的?

再一想,是了,肯定是天宫的仙女,不然怎么自己女儿能鼓捣出漤柿子,又会做柿饼。

仙女在天上都是过着超过皇子公主般的生活,他家太穷,自然是被仙女看不上的,于是仙女便想着赚钱。

刘树这越想越合理 ,越想越高兴,直接把自己想激动了。

杜婆婆望向他的时候,他想都没想,直接说道:“我家小女儿能做主,我们全家都听她的。”

那决绝的态度把杜婆婆吓了一跳。

屏风后面的县令夫人看不到他的表情,只当他是个开明的父亲,心里叹息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啊。

于是杜婆婆喊小厮进来把刘树和刘小夏带下去喝茶,留下刘小冬和刘小秋两个小姑娘在屋里。

等人走了,又从里屋里出来两个丫鬟撤去屏风,刘小冬这才看到端坐在后面的夫人。

嗯,确实是个夫人,穿的锦衣罗群,头带玉钗,脸上擦了胭脂。同时坐在她身边的是个跟她差不多大的小女娃,长得粉雕玉琢的,穿着粉色的锦衣。头上扎两个圆髻,用两根红色的发带系着。

杜婆婆端上来两盘点心,把刘小冬看的眼睛只冒光。

这点心一看就比头几天吃的豆酥饼好吃,果然是县令家啊,油水足得很。

“刚才一直在说话,都忘了端上来了。”杜婆婆解释道,“别客气,吃吧。”

刘小冬连忙说了声:“谢谢,”但并没有立即去拿。

她朝县令夫人道:“夫人,不知是哪位来学这柿子去涩的方法。”

县令夫人把她刚才的表情看得一清二楚,本以为她这孩子会在点心面前败下阵来,但见她虽然眼睛想吃,但依旧能忍得住先说正事,便高看了她一眼,同时也不在摆县令夫人的谱了。

她朝歪在自己身上的女儿轻拍,说道:“下去认识两个姐姐去。”然后调整了一下坐姿,便道,“冬姐儿,愿意多少银两卖这方子?家中祖母和母亲会不会认为你是被诓骗去的?”

刘小冬:哎呀,想赚个钱真是迂回啊。

她回道:“回夫人的话,若是你不放心,可以把我爹再叫回来,至于银两,其实这本就不是什么值钱的方子,夫人要是愿意,我可以直接双手奉上不要钱。”

嘿嘿,话说的越好听,你就越不会不给钱。

县令夫人凝眉看向刘小冬,只见这丫头眉宇间丝毫没有胆怯,甚至颇为坦荡。

看来说的是真的了。

“肯定是会告知你父亲的。”

这时候,已经从母亲身边走过来坐到桌子上吃起了点心的女娃说话了:“给你十两银子怎么样?我看你的柿子有两三筐,丫鬟说才卖了三百文,感觉有点亏。”

刘小冬一愣,心里笑得四仰八叉,原来这小丫头以为她娘是要买筐里的柿子。

县令夫人没想到自己女儿会胡乱插话,急忙呵斥道:“冬云,不得胡闹。”

刘小冬倒是无所谓,她笑嘻嘻地对坐在自己对面的可爱女娃娃说道:“好呀,那我教你你学吗?”

冬云被她母亲呵斥一番后,悄悄地吐了吐舌头,然后瘪着嘴假装不说话。

县令夫人又说道:“八十两如何?我用八十两买你这漤柿子方子。”

刘小冬心内旋转跳跃不止,感觉心都要跳出来了。但她依旧镇定地假装思考,然后回道:“夫人,小女愿以四十两卖这方子,求个事事如意。”

县令夫人没想到这小女孩会这么回她,饶是她见过世面也还是震惊不已,望向杜婆婆的眼神都是不可置信的。

杜婆婆也没想到这丫头会这么大砍价,而且还是砍自己的。但她听到这丫头说“求个事事如意”的时候,心里顿时就把她当半个自己人了。

这丫头,是个会做事有想法的。

旁边的刘小秋一直在听着自己小妹和县令夫人的机锋,并把八十两和四十两悄悄地在心里做个比较。

比到最后实在想不到四十两和八十两到底有多少铜钱,只略略知道四十肯定没有八十多。

“你当真要四十两卖我方子?”县令分夫人难以置信,随后使唤丫鬟出去把刘树喊过来。

刘小冬心道:哎呀,大姐,我都说到这里,能不能爽快一点,还问来问去,真实不过爽快。

桌子上的点心她还一块没吃呢!

她要赶快拿钱走人,回家数钱数到手抽筋。

“回夫人,当真。”

这个时候,丫鬟把刘树带过来来了,刘小夏也一起跟着过来了。

刘树不敢直接看县令夫人,只低着头问:“不知夫人叫我何事?”

杜婆婆说道:“夫人愿以八十两银子买你家的柿子方子,冬姐儿说只需要四十两,夫人怕小孩子胆小,便让你这个大人来做个主。”

刘树:啊?冬丫头胆小?我做主?这柿子从头到尾都是冬丫头做的主,他哪里能做这个主啊?

于是他回道:“草民按冬丫头说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