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秋来农忙,欢天喜地大丰收(1 / 2)

因为与人合作代售点心和腐乳一直是杜贞念和刘礼秋以及王冬麦负责,所以陈氏母女并不知道面前的刘小秋才是真正的掌舵者。

这也是刘小秋的意思,毕竟她不光年龄小,而且还是个被雷劈来的。

她自己尽量避免与人直接照面,争取做一个稳躺后方的大隐家。

陈氏母女三人并未多留,临走时,杜贞念和刘礼秋跟秦悦棉约定,以后每半个月来房家洼领取一次点心果子。

同时,在九月份这批腐乳腌制好后,也会在秦悦棉的铺子里摆上一些。

双方对第一次合作甚是满意,对后面的合作也是无比期待,尤其是陈氏和秦悦棉,有了房家洼的货,她娘两可算是能盘活两家的干果铺子了。

不过刘礼秋也从秦悦棉的铺子里定了各类果干。

像今天陈氏她们带来的炒瓜子和杏仁干,吃起来就非常不错。家里几个小妹都喜欢吃这些不常有的果干。

杜贞念还建议秦悦棉,杏仁干可以用盐炒一下,这样吃起来不仅有味道,还能多卖些价。

秦悦棉听后非常触动,已经打定主意要跟杜贞念交好,哦不,还有刘家。

三人走后,刘小冬她们才拿出秦悦苗送给她们亲手制作的绒花。

秦悦苗比刘礼秋大一岁,今年十四岁,从五岁就跟着外祖母学女工,针线活自不在话下,这亲手扎制的彩色牡丹绒花,也是技艺不俗,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上品了。

刘家一众都是第一次见这么精美的手工艺品,都在夸奖秦悦苗小小年纪,手艺不俗。

杜贞念和杜冬云此前在京城见过,不过倒是对秦悦苗制作的这些花给了很高的评价。

说是可以堪比京城的水准了。

可见这秦悦苗的外祖是有些功夫的。

绒花并未引起多久的讨论。

王冬麦和赵来英各自去忙活了,刘小冬就把一帮女孩子聚起来,说了刚刚遇见乌桕树的事,也把乌桕子能做蜡烛说了一遍。

杜贞念立马想到老家朔阳府也有很多这种树,而且京城也有。

考虑到蜡烛的价值,几个人又成群结队地去了私塾,跟宋夫子将此事说了一遍。

刘礼夏正在私塾跟宋夫子讨论作坊扩建的事,也听了一耳朵。

宋夫子听完,当即就写信,准备寄回朔阳老家和京中的堂哥,也就是杜贞念外祖。

这等关乎到国计民生的事,要是能成功,全国各地都采用乌桕子做蜡烛,可是大功一件啊。

不过刘小冬明确说了,这事要等乌桕子成熟之后试验出来才作数,而且要是成功了不能说是她做出来的。

众人无有不应,宋夫子也觉得她一个十岁的小孩子,万一真出了名或许不是好事一件,最后只决定一切等试验出来再考虑。

又做成一件大事,刘小冬感觉自己的身体都轻松了许多,每天走路都飘飘然的,上课练字也越来越有感觉。

没过多久,房家洼迎来了开荒后的第一个秋收。

去年年底开出来的那片芦苇滩,今年分别插了秧,套种了大豆和麻。

秧苗也是第一次使用旱地育苗移栽法和插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