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这在以前没人敢干,别说开荒,就是卖个柿子,还没摆摊呢,税就要先交上去,等卖完了,又会有人来问你要钱。
一筐柿子,卖个二三十文,有一半以上都要交税,简直是比老虎还大开口。
这还没加上平时的孝敬。
导致村民都不怎么敢卖东西,大家都做来自己吃,或者私下村子里自己换着吃。
这就导致大家一直没有钱。
要说不收税的有吗?也有,粮食,和田。
你去卖吧。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需要用钱的时候,大家都不敢大张旗鼓地去卖家里的特产。
不过现在好了,这些税都被取消了,尤其是老百姓,只要你田里有东西,想卖多少卖多少,一个铜子儿的税都不收,各县城的入城税也悉数取消。
县令大人还鼓励大家来卖各种东西的时候买些鸡鸭鹅回家围着。
没多余粮食喂?那就喂个两三只呗。
到时候下了蛋就可以拿来买,等开荒出来,田多了,农具和牛也来了,种粮食的地多了,粮食就多了,那不就有多余粮食喂这些家禽了嘛。
你现在喂个几只,不到一年,就能生几十个蛋,这些蛋能卖还能孵,不就有了下一批家禽了嘛。
事情都是由小做大,钱也是由小赚大的,县令大人说了,不要嫌弃一个铜子儿。
这不要嫌弃一个铜子儿的宣传语,在梁阳府境内飘荡了很久。
而房家洼蜡烛大队刚做完第二批蜡烛,外出买柿子的人又拉回来一千多斤柿子。
第一批做了五百多根蜡烛,倒不是没有材料,主要是蜡烛模不过,石二和陈大郎两个人连天夹夜的做模具,这几天也才赶出来五多个。
这五百多个模具一次性可以全部浇筑完毕,但为了让蜡烛完全冷却,必须保持两天一夜时间,因为现在的天气还没有到冷到穿芦花袄的地步,铸形不完全,在售卖中长期颠簸和搬运都会导致蜡烛变形。
再加上第一批的模做的也实在有些粗糙,蜡烛的表面带有一些毛毛躁躁的痕迹,卖相也不是特别好。
于是俩人不得不又把模具打磨了一遍。
这第一批蜡烛,就被分发给房家洼各家,这样,家家户户点上自己做出来的蜡烛,天天晚上加班加点地削柿子皮。
等蜡烛做了四千根时,石大便把许秀才他们几个请到了房家洼,准备跟他们详谈卖蜡烛的生意。
谈生意这事,房家洼的人都没做过,于是就请宋夫子和杜贞念来出面代理。
村里人全部一起参与听讲。
而赵小狼自从来到这个村子之后,就再也没有时间郁郁寡欢了,甚至都没什么时间关心他爹的病情了。
因为他被刘礼夏拉着去做事去了。
这主要还是刘小冬说的,说人家穷,爹又有病,最缺钱,不如让他多干活多赚钱来给他爹看病。
然后,赵小狼就成了房家洼最忙的外人,也是赚钱最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