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悦棉靠着在县城的人脉,推销了一部分羽绒服出去,陈氏拉着剩下的一半的羽绒服,回了四宝县的娘家。
四宝县在当河县东北边,两县接壤,接壤的镇子分别是当河县的过水镇和四宝县的麻陈镇。
麻陈镇,顾名思义,是以麻为生的陈家镇。
是四宝县一宝之一,而四宝县剩下的三宝,分别是老姜,莲子和糯米。
四宝县有四个镇,每个镇有一个宝。
麻陈镇的麻,姜山镇的姜,青莲镇的莲子,定边镇的糯米。
陈家就在麻陈镇。
陈氏兄弟姐妹三人,分别是一个哥哥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父亲是陈家旁支里的小户。
按辈分,确实高,但按跟族里的亲缘,又有些远。
所以无论陈家的麻纺事业做得如何大,陈氏爹娘和兄弟都得不到什么好处。
不过是跟其他的旁支小户一样,捡一些主家漏下来的生意跟着做,或者,去给主家当下人打工。
陈氏大哥陈力张,就是自己捡些生意做着,这么多年,靠着点头哈腰阿谀奉承终于混到了主家的商队里,但也仅限于此了,赚到口袋的不如孝敬给别人的多。
陈氏弟弟陈力驰,当年也是一心读书的,但后来生了一场大病,身子骨差了许多,没办法熬夜读书,只能在主家的铺子里做一个账房,每个月得些银钱养活妻儿。
陈氏父亲早年读书,跟老秦秀才交情颇深,俩人还是同一届秀才,但他只会读书,不事生产,现在在四宝县的县衙,当一个不入流的老文书,平常帮顾着陈家的生意。
陈氏带着一车羽绒服回家的时候,她娘正带着家里的孙女在织布呢。
见她腊月忽然到来,很是吃惊,问道:“力真,你这时过来是为何?可是出了什么事?”
在陈母的规矩里,女儿腊月是不能回娘家的,毕竟腊月是年月,年月来娘家,就说明婆家没得吃的了。
不怪陈母见到她有些吃惊。
陈氏也就是陈力真吩咐下人将羽绒服搬进屋,拉着母亲的手边走边说。
“我今年得了一桩生意,想拿来娘这做做看,大嫂不是有个铺子嘛,就把我带来的这些羽绒服摆上。”
陈母没听懂:“什么羽绒服?”
陈力真边仔细跟她解释了一番,又拿出一件,里里外外地跟她讲解一遍,顺带直接给她穿了一件羽绒服。
这羽绒服,轻便,一套上就感觉到轻,不出几个呼吸,就觉得暖。
陈母惊呼,感觉这羽绒服是个好宝贝,忙问女儿是哪里得来的这桩生意,同时又欢喜地遣孙女去喊两个儿媳回来。她们娘几个要好好谈论一番。
陈氏,也就是陈力真的这一车羽绒服,毫不费力地就留在了大嫂的成衣铺子里。
为了观察效果,陈力真特地在娘家多留了几天,原本她打算最多只留五天,在腊八前回家,但没想到羽绒服意外地好卖,两天就卖完了,一些没买到的还特意来问下一批什么时候上,天越来越冷,羽绒服是穿得越早越好呢。
陈家一众看到这一反应,喜出望外。陈力真也不多留了,当天晚上就被大哥陈力张送了回来。
第二天,他就跟着自家妹妹陈力真去往房家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