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合理安排,人人手中有活计(1 / 2)

一说到个子,刘小冬又犯愁了,这房家洼吧,全村成年人都找不出一个超过一米五的大个子,她很为自己将来的身高担忧。

更忧愁的是村里的男孩子们。

一个个都只有一米七的个子,这可怎么办啊。

不过光忧愁也没办法,她只能从饮食结构上带头做示范。

从去年一开始来到这里为了自己吃饱吃好,到现在天天跟村里一起上学的同学们洗脑要长高就多吃饭多吃肉多吃蛋。

好在房家洼目前家家都有些银钱,在吃上一直向刘家看齐,今年后半年,村里各家的伙食质量翻了一倍还多。

刘小冬家上半年就开始天天吃白米饭了,村里其他人是在秋收后听到免粮税后才开始吃白米饭的。

现在又跟赵来英学了用老面酵做馒头包子,伙食花样是多了不少。

作坊不停,各家做的柿饼又开卖,今年保守估计,每家都能再攒了几十两银子出来。

然后就更加注重孩子们的吃喝了。

而且县令大人也说,吃的好,不光能长个子,身体也强壮一些。

身体强壮了,那就不容易生病。

这生病,可是全大周人民最头疼的大事。

不如在房家洼,以前要是有人生了病,一靠熬,二靠求祖宗。

熬过去了,活下来了,是祖宗开眼。

熬过去了,活下来了,落下病根,是祖宗保佑。

熬不过去,死了,是祖宗也无能为力。

要说找大夫看病,没钱,看不起,人命一点都不值钱。

所以刘小冬跟一众私塾的同学科普了吃不好饭,身体差导致生病的缘由后,各个学生现在全都开始注重吃喝,并且每天早上到私塾练拳。

这拳还是杜贞念的两个武婢教的,现在村里的小孩子们已经把这个习惯保留了下来。

宋夫子也觉得此法子好,不光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在早上开阔思想,清明脑袋,他准备回家后也把这个方法传给族中子弟。

这半年来,房家洼的小孩子们,肉眼可见地长了个子,脸色也开始转为红润白皙居多。

所以头两天一起去挖荠菜的时候才会显然到被别人针对。

眼下过水镇法治文化广场就在距离房家洼南边两里多地的当河河堤下开建,他们村的小孩子以后再也不会被如此针对了。

听说这几天端王儿子要来跟杜贞念相亲,刘小冬看热闹之余还有点小小的紧张。

虽然这事知道的就几个人,但对于“皇家”这个身份的好奇,刘小冬估计比在场的所有人兴趣都要高好几十倍。

她是真的非常好奇皇家人的气质跟长相。

好奇之余,她也在有条不紊地做自己的事情。

烤点心!!!

备年货的事,主要是王冬麦和赵来英在做,婆媳俩这段时间做了不少吃的,腊肉腊肠,腊鹅腊鸭,酥鱼咸鱼。试炸的烫面糖油糕,馓子,哦,不对,做失败成了小麻花。

腌菜也没有放弃,韭菜,蒜头,蕻菜这类常吃的是必须要有的,今年有了作坊的腐乳和变蛋,能吃的菜就多了不少,所以这些腌菜做得比以往少了一些。

王冬麦今天准备再炸一次馓子,同时还准备用之前磨出来的糯米面来做一个包糖糍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