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八咫归周(1 / 2)

一统大宋 我是阿铎 627 字 25天前

"徐福东渡时带走了《鲁班书》最后一卷。"刘慧娘临产前夜呕血完成的密奏,此刻正在汴梁皇城震动朝野。而鹿儿岛海湾深处,当年徐福埋下的磁玉柱正发出诡异脉动,与陈丽卿之子郭定海的心跳频率渐渐同步。

残阳将鹿儿岛海湾染成赤金色,辉夜姬跪献的八咫镜在磁玉祭台上微微震颤。刘慧娘用《武经总要》"量天尺"法测得镜缘刻度,发现其二十八宿方位与当前地磁偏角完全吻合。"此镜可测千里海路,误差不逾《九章算术》分毫。"她孕腹处的磁石护心镜与八咫镜共鸣,竟在空中投出富士山磁脉全图。

晁盖接任扶桑道节度使的仪式在焦土上进行。这位左臂微跛的老将单手持节,身后亲兵抬着三十口磁玉箱——内装倭国世传的"五色玉册",此刻正被公孙胜按《周礼》改制为户籍簿。当磁玉官印压上绢帛时,岛津氏家主当场昏厥,因印文竟是"受命于周既寿永昌"的华夏篆体。

"凡习汉话者,授磁玉田契。"岳飞的声音响彻博多港。八百背嵬军正用磁粉混合火山灰制作界碑,碑文遇雨水显影的技术源自燕青的谍报司。倭民发现碑底暗刻的磁力线竟与八咫镜投影重合,纷纷传言这是天照大神归顺大周的征兆。

陈丽卿抱着郭定海巡视长崎船坞。新生儿腕上磁玉镯忽明忽暗,与船坞测试的新型磁罗盘同步震颤。她将辉夜姬亲卫队改编为"磁玉卫",这些武士耳后刺青被药液洗去后,赫然显出秦代"琅琊水师"的黥面印记——徐福东渡的真相正逐步瓦解倭人抵抗意志。

秋分当日,刘慧娘在平安京旧址颁布《同文诏》。十二尊磁玉鼎分置各州,鼎身阳刻的《千字文》在特定地磁强度下会泛出磷光。更绝的是公孙胜设计的"磁鸣钟"——利用磁玉与铜磬的共振,每日辰时自动鸣响,倭民闻钟而诵《三字经》渐成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