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孙坚身死(1 / 2)

萧逸带着满心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许,快马加鞭地赶回幽州。一路上,所经之处皆是荒芜之景,百姓们在董卓之乱的影响下,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生活困苦不堪。有的百姓在路边挖着野菜,眼神空洞而绝望;有的百姓扶老携幼,在残垣断壁间艰难寻找栖身之所。萧逸见此情景,心中如被巨石撞击,越发坚定了要再次讨伐董卓的决心。

回到幽州后,萧逸径直来到议事厅,只见赵云、赵猛等众将领早已等候多时。萧逸看着这些忠诚的部下,神色凝重地说道:“此次联军讨伐董卓,功亏一篑,实乃我等之憾事。董卓之暴虐有增无减,百姓苦不堪言,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赵云眉头紧皱,率先站出来说道:“将军,如今联军已散,我们当如何是好?”

萧逸微微皱眉,在厅中踱步片刻后说道:“虽然联军已散,但我们还有机会。曹操、孙坚等人皆是有识之士,虽暂时离去,但我相信他们也不会就此罢休。我们需先稳固自身,发展实力。”

赵猛抱臂问道:“将军,那我们要如何发展实力呢?”

萧逸看向众人,缓缓说道:“首先,要安抚百姓,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只有百姓富足,我们才有兵源和粮草。同时,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士兵的战斗力。此外,我们还要广纳贤才,如今乱世,必有许多有志之士寻求明主,我们要将他们招揽至麾下。”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赵云道:“将军所言极是,百姓乃根本,我们当尽力救助。我愿领兵协助百姓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赵猛也说道:“我负责加强军事训练,定要让士兵们的战斗力更上一层楼。”

萧逸点头道:“好,有诸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而孙坚带着传国玉玺和本部兵马,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返回长沙之路。一路上,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士兵们整齐有序地行进,但孙坚的眉头却始终紧锁,心中既有对董卓未除的遗憾,又有对玉玺之事可能引发的后患的担忧。

此时,荆州刺史刘表收到了袁绍的密信。他在昏暗的营帐中,反复看着信上的内容,眉头紧皱,心中思忖着行动的利弊。最终,他还是决定听从袁绍之言,为了所谓的汉室正统,领兵前去截住孙坚。

当孙坚的军队行至一处山谷时,前方突然出现刘表的大军,堵住了去路。孙坚勒马停住,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愤怒,他大声质问刘表:“刘荆州,你我并无仇怨,为何在此拦我去路?”

刘表骑在马上,神色严肃地回应道:“孙将军,你身为汉臣,却藏匿传国玉玺,此乃谋逆之举。我奉大义,前来取玉玺,以免它落入奸人之手。”

孙坚怒目圆睁:“刘表,你休要听信袁绍的谗言。我孙坚一心只为汉室,玉玺之事,我自会有安排,岂容你在此污蔑我!”

双方互不相让,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随着孙坚一声怒吼:“将士们,冲!” 战斗瞬间爆发。战场上,喊杀声震天,马蹄扬起阵阵尘土。孙坚挥舞着古锭刀,一马当先冲向刘表军队,如入无人之境。他的士兵们也士气高昂,奋勇向前。

孙策挺枪直刺,与刘表的将领交起手来,枪花闪烁,每一招都凌厉无比。孙坚则挥舞着大刀,在敌阵中砍杀,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孙坚的军队渐渐占据上风,刘表的军队开始出现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