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萧逸营帐定良策(1 / 2)

萧逸这边,赵猛也在紧锣密鼓地布置着防御。赵猛亲自率领士兵在城中要道设置关卡,盘查可疑人员。他对士兵们说道:“兄弟们,徐州的安稳关乎主公大业,不容有失。任何风吹草动都不可放过,若发现反叛之人,格杀勿论!” 赵猛的声音如雷鸣般响亮,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凶狠与决绝,让士兵们感受到了任务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刘伯温和房玄龄则深入城中百姓之间,安抚民心,同时留意着各种消息来源。他深知,要平定这场潜在的叛乱,不仅要依靠武力,还需赢得民心。他走在徐州的大街小巷中,面带微笑,与百姓们亲切交谈,试图让他们相信萧逸会给徐州带来和平与繁荣。

一日,一名士兵前来向赵猛禀报:“将军,我们发现有一些形迹可疑之人频繁在东门附近出没,似乎在窥探我军布防。” 赵猛眼神一凛:“加强东门的监视,增派兵力防守。同时,派人悄悄跟踪那些可疑之人,看他们究竟有何企图。”

赵猛不敢有丝毫耽搁,疾步进入营帐,向萧逸抱拳行礼后,神色凝重地说道:“主公,末将发现东门附近有异常情况。有一些形迹可疑之人频繁出没,似在窥探我军布防,恐是叛军有所图谋,特来禀报,请主公定夺。”

萧逸听闻刘备等人反叛的消息,目光一沉,脸色愈发冷峻,犹如寒夜中的冰霜。他微微点头,心中深知此刻必须迅速做出决断,当即传令召集众谋士与将领前来商议对策。那传令之声在营帐间回荡,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不多时,众人齐聚营帐。营帐内气氛凝重,众人皆知晓此次局势严峻,但眼神中也透着坚定与决然。刘伯温率先开口,他手持羽扇,羽扇轻摇间仿佛有清风徐来,缓缓说道:“主公,依目前情形来看,刘备等人反叛之心已昭然若揭,且他们似在东门有重大谋划。我军当以不变应万变,加强城防自是首要,但不可盲目增兵,以防中了叛军调虎离山之计。可先令一支精锐小队,暗中埋伏于东门附近,此小队需精选勇猛之士,训练有素且擅长隐匿身形。待叛军有所行动,再出其不意将其歼灭,犹如猎豹潜伏于草丛,待猎物靠近时瞬间发动致命一击。”

贾诩轻抚胡须,那胡须在他的轻抚下似乎也沾染了几分智慧的气息,点头表示赞同:“伯温兄所言甚是。不过,刘备能拉拢部分官员武将,其在城中或有多处眼线与藏身之所。我们需一边加强城内搜查,搜查之时要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无论是偏僻的小巷还是废弃的屋舍;一边放出假消息,可散布我军主力即将调往他处,或是城中某区域防御空虚等假情报,迷惑叛军,使其摸不清我军虚实,如雾里看花,难辨真伪。”

吴用接话道:“贾兄此计甚妙。我们可故意在城中散布兵力薄弱之处,引叛军上钩,再设下重重包围,将其一网打尽。包围之处可多设陷阱,如陷马坑、绊马索,配以强弩手隐蔽于暗处,一旦叛军踏入,便万箭齐发。同时,对于城中百姓,还需加大安抚力度,可派遣能言善辩之士深入百姓之中,宣讲我军之德政,发放粮食衣物等物资,以免他们被叛军蛊惑,为其提供助力,毕竟百姓若心向我军,便是我军最坚实的后盾。”

房玄龄微微躬身,他的身姿虽略显谦逊,但言辞间却透着睿智,进言道:“主公,粮草供应亦是关键。需确保城内粮草充足,可派人清查所有粮仓,核实存量,并安排专人负责运输补充。且存放之地要严加看守,看守士兵需昼夜轮岗,设置多重警戒线,以防叛军纵火焚烧或抢夺。此外,可令士兵们佯装疲惫松懈之态,让士兵们在城墙上看似无精打采,巡逻时步伐散漫,使叛军误判我军士气,从而轻敌冒进,待其深入我军圈套,便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