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审计署朝报(2 / 2)

乾清宫内,周坤正一边整理奏折一边嘀咕道:“皇爷,这次桂公公委实捅了马蜂窝,弄得鸡飞狗跳,总是太年轻了,忒不稳重,不但伤了朝廷脸面,甚而动摇朝局也未可知。”

周坤是淮王府老人,说话没太多顾忌。

隆安帝也没想到刘桂生搞这么大,如今朝野轰动,这阵风要刮很久。

作为帝王,他本能地不喜欢这种动荡,心里也在反思是否给了刘桂生太大权力,但想到养生粥的味道,又实在不忍放弃。

养生粥的效果持续了两天,这几天他又恢复了往日的状态,不过体力倒是雄健了些许,以往动辄头疼的暗疾,竟也多日未曾发作。

灵物难得,确非虚妄。

正想着,门外太监回报:“审计署刘总管觐见!”

“传。”

刘桂生进门,见高峻威严的大殿中央,宽大御案后方,端坐着身穿帝王常服的隆安帝。

他老老实实叩头唱名,隆安帝对他还算信任,叩这个头,也没那么抗拒了,当然,也许是来久了,慢慢习惯了。

透过案前铜鹤嘴里吐出的淡淡白烟,他看到御案后隆安帝严峻的脸。

“皇上,此次查抄夏贼,获白银二十万两、黄金三千两、地契房契二十张、文玩、珠宝无数,这是清单,请皇上过目。”

周坤黑着脸接过,双手呈上。

刘桂生没兴趣看周太监的臭脸,他正在检索自己的新奖励,这次查抄桃花庄没有被认定作死,但轰动性的广而告之不出意料被系统认可,给了奖励,随身空间扩大到一千立方米。

隆安帝接过清单,心中又惊又喜,惊的是一个六宫都太监竟然贪赃如此巨银,宫中奴才谁人可信?喜的是内库有大额银两入账,解了燃眉之急。

有了这笔钱,自己的水师计划可以顺利推进,即使赤帝船漂没,亦可再造。

心情激荡之下,隆安帝对于清单末尾用小字标注的“用去赏银一万两”并未在意。

刘桂生见隆安帝看差不多了,又说道:“禀皇上,如今大内审计署初创,尚无开办费,亦无公使钱,可否将查抄的文玩赏给审计署,以便我等自筹公费,为内庭省用节流。”

隆安帝笑道:“难得你体恤国家财用艰难,朕准了。”

接着,隆安帝肃容道:“查抄禄蠹,确系审计署本分,只是何必传扬?既伤朝廷体面,亦难免牵动朝局,卿作何解释?”

说着,隆安帝盯着刘桂生,眼神锐利。

刘桂生完全不怂,他淡定道:“魑魅魍魉,聚于阴湿晦暗之地,唯有光天化日,大白于天下,方能涤清污秽,生养灵气。”

隆安帝默然不语,良久,他道:“既如此,何时能再炼成养生灵粥?”

“如臣所言,只要皇上允臣扫除妖氛,十日必有小成。”

隆安帝最终还是决定支持他,挥手道:“也罢,好生办差,去吧!”

周坤在旁恨得牙根痒,却又无可奈何,强行讽谏,难免惹恼皇爷,在宫里,恃宠而骄是大忌。

刘桂生回到雨花阁正堂,吩咐安顺将银两、珠宝运到内承运库交割,又吩咐六喜道:“你出宫去寻个旺铺租下,再与各会馆行商发请柬,邀请他们参加三日后的御赏文玩拍卖会。”

有关文玩的处理,刘桂生之前就跟他们商讨过,要组织拍卖会,卖不完的就租了店继续卖。

刘桂生预计以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货源”。

这些人也不太理解所谓的“拍卖会”,只知道桂祖宗怎么说,就怎么执行。

刘桂生想了想,又道:“六喜你经常出宫也多有不便,而且我还打算盘下一家刷印局,不如让你的家人来操办这些事,你有没兄弟姐妹?”

“回桂总管,奴才家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

“那就找他们帮衬,一个月给五两银子,干得好,年终再发赏银。”刘桂生随口道。

这里只有六喜是本地京郊的。

六喜激动莫名,跪谢道:“奴才替兄妹叩谢总管大恩,桂总管就是我们老包家的衣食父母。”

“去吧,好好办差。”刘桂生说道,突然想起刚才皇帝老儿也是这么说的,连腔调都类似。

看来老子越来越像封建统治阶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