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堂姐是年代白月光7(完)(1 / 2)

就怕去晚了这果子会被人抢先摘完。

蓬蘽群:俺可以保证,前三茬只有你们和鸟能吃到。

拉粑粑鸟满意。

同是打工人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于是它们也时常把多余的粑粑拉进蓬蘽地里。

施肥嘛。

它们懂。

随地大小拉,多简单事啊~

蓬蘽的拒绝像是说给空气听了。

简而言之。

老宋家和这蓬蘽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们家摘够了吃好了,才敲锣打鼓喊交好的人家去摘。

闹得宋平找她二伯都没找。

干脆把人拖进了梦境里,又拉了其他家人过来。

围殴——

哈哈哈哈哈哈哈

啃着炸鸡的宋重和宋实震惊。

他们努力缩小着自己的存在感,看不认识的二伯挨揍。

梦醒后是新的一天。

三月泡的事就这样人喊人人传人。

高山生产队的小孩、大人都有了新零嘴。

鬼知道今年的野果子抽什么风。

一茬又一茬的开花,一波又一波的结果,鸟雀吃人也吃。

吃不完的还能泡酒喝。

数量多味道好,客人来了也能当一道好菜上桌。

或是碾成汁水。

*

许是不挨揍皮就痒。

宋千、宋平二人摸了家里橱柜里的糖,熬出了一小碗果酱。

那个香甜。

把隔壁黄小瓜的表哥表姐都馋哭了。

宋家人却觉得嘴巴舌头喉咙都要被甜掉了。

宋千和宋平收获年迈的奶追着满村跑奖励。

“奶,这个能多放几天。”

“放屁还差不多,老娘的糖不熬照样能放很久。”

实在是这野果子果期好长。

老太太不觉得过季少吃几天有什么问题。

高山生产队大队长装作调节家庭矛盾,实则凑热闹,问清缘由后脑子也活络了起来。

无他。

大队长有幸尝过。

宋家那酱熬出来是真香。

他们其他人舍不得所以没有人这样干,哪能想到这一出。

放得久好啊。

放得久就可以往外倒腾。

他就不信城里的工人干部小领导不爱这一口。

大队长给宋平她们划了工分。

又点了几个做饭做菜香飘十里的女同志。

就对着村后那一大片三月泡钻研上了。

也不知道今年的三月泡是怎么长的,甜到人心里。

熬煮后不放糖好像也可以?

味道可以。

也能在罐子里闷个三天五天不变质。

完全不需要添点糖防止它坏掉。

天冷能放的更久,完全不会看起来像粑粑像烂泥。

品相那是好得很。

蓬蘽自觉表现良好。

给自己喝了一大盆宋平发的营养水。

大队长这边则是心满意足,马不停蹄带上他的酱去了公社。

得到了一个相对满意的答复。

玻璃瓶赊账拿下,说好了用果酱抵债。

生产队也算是搞上了联合小作坊。

小作坊一运转,宋平、宋千得到女工岗位。

没什么技术含量。

包着头包着脸洗了手好好看着锅就行。

之后几年。

每次时节一到。

蓬蘽周围总是围满了下工的人。

大大小小的人类对待它们如珠如宝。

除了不爱喊蓬蘽本名。

不想这个事的话,蓬蘽还是挺高兴。

心情一好蓬蘽长得更快了。

没几年工夫,蓬蘽就变成三季结果了。

高山生产队的人吃到不是很想吃。

但个个都成了摘果子高手。

一想到三月泡做成的农产品可以去供销社,可以去省城,高山生产队的村民心头的火热吹都吹不灭。

*

多年后,高山生产队变回高山村。

他们的特产高山三月酒、三月酱已经在周边城市小有名气。

不少人偷偷挖走小蓬蘽苗出去卖。

大苗小苗都有挖。

结果就是一棵都没活成。

对此。

蓬蘽有话说。

榕大姐说了,占领这片土地就行,俺们才不会做那些多余的事。

同在高山村。

宋平的人生轨迹也没有一丝多余的事。

在高山生产队时。

她是挥洒着汗水的农民,勤勤恳恳的女工,宋家有主意的女儿,宋重最在意的姐。

等到了生产队变回高山村。

三月泡小作坊升级又升级。

她逐渐成了热爱三月泡事业,且无心婚姻的女领导。

还是鞭策宋实努力上进的冷酷长辈。

也是高山村人见人爱的小宋、宋姐、宋姨姨。

嘿嘿。

三月果雪糕、三月果汁、冰糖三月果、三月果干、三月果饼干、三月果酥饼…

宋平想法是一波接一波的冒。

厂里在本村蓬蘽野生片区之外,还布置了一块地方,作为采摘园供城里人消遣。

不想进厂的村民就在家搞住宿餐饮。

大家的生活一派欣欣向荣。

十里八乡出去打工的人都没有那么多。

看到厂里有新人可以顶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