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变化(1 / 2)

大变化

梁渠闭关失败。</p>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p>

手上拿着的请帖又沉又厚,烫金的纹路彰显不凡,红册右下角位置刻着天舶商会的船宇浪花标。</p>

阅过内容。</p>

送拜帖的小厮研好墨,恭敬递上毛笔,手捧小砚台。</p>

梁渠接过毛笔,舔上墨水,在请帖下方写上一个“敬陪末座”,再一同递还给小厮。</p>

“恭候梁大人大驾。”</p>

小厮收好请帖与墨宝,躬身后退,被范兴来引着离开厅堂。</p>

梁渠望着空旷庭院叹气。</p>

“诶,又要出门。”</p>

四日前,河泊所凯旋。</p>

次日,他在家收到请柬。</p>

平阳县知县简中义要在天舶楼三楼大摆筵席,为将士接风洗尘,提振民心。</p>

今天正是赴宴日,故而梁渠又收到一份请帖。</p>

正经宴会要送三道帖。</p>

和简中义的私章,证明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p>

“浩浩乎,平泽无垠,夐不见人。</p>

河水萦带,群岛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p>

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p>

好文采。</p>

梁渠自己作诗,作文不出,但基本的鉴赏能力不缺。</p>

整篇文章开头叙写战争不易,吊丧逝去将士,斥责鬼母暴行。</p>

随即话锋一转,阐述起河泊所此番取得的重大功绩,百姓日后必将安居乐业云云。</p>

阅览通篇,振奋人心。</p>

上回鬼母教大闹,搞的周边数个大县人心惶惶,造成流民众多,的确需要这么一针强心剂。</p>

而在庆文旁边,还罗列了几张新的政策告示。</p>

第一张便是关于流民问题。</p>

告示表明今年十月秋收之前,只要流民们过来,未尝犯下杀人,抢劫,奸淫大错,过去的种种既往不咎,再登户籍,从头来过。</p>

当初许多流民来到平阳县,大半都得到了安置,但还有很多跑到了山林里头,选择当隐户。</p>

更有甚者选择当土匪,给过往商路增添不少负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