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江河行(9)(1 / 2)

江河行(9)

大风卷起的时候,李十二郎带着一种莫名却又强烈的感伤情绪,从上东门离开了他生长、出仕,算起来几乎渡过了人生八成以上时光的东都城。</p>

而东都城只在大风中巍然不动。</p>

接下来几日,南风阵阵,却没有自淮上与江汉之间带来充足的水汽,原本该进入五月雨急的东境西部与近畿一带只下了几场小雨。</p>

这个时候,张行还在自己负责巡视的东郡与济阴郡内视察村庄。</p>

和之前不同,临时从河北、各处郡县调来的随行文书、参谋越来越多,很多头领也汇合过来,调查记录的项目也越来越多,这让巡视村落的速度起伏不定,走得慢的时候,每日只三五个村庄,快的时候七八个,但大约十几日之后,到底还是走了七八十个村落。</p>

与此同时,得到传令的两郡舵主、副舵主,也就是一般而言担任县令、县尉之类中高层,也都纷纷下县,去做补充,甚至于两郡的各处头领,也都有仿效行为。</p>

竟是有一个夏日尽数踏遍两郡所有村落的趋势,所谓上行下效,莫过于此。</p>

时间来到五月下旬的这一日,张大龙头抵达了济水南岸济阴城东的一处村落,结束了例行查访之后,本欲直接往城内去,却不料忽然风起,继而天空乌云密布,同时隐隐雷鸣,俨然有夏日暴风骤雨之态,便干脆与随行众人留在了村内,稍作避让。</p>

且说,此处村落因为靠近郡城,外围还临着官道,所以内有作坊,外有馆楼,与寻常村落颇为不同,而张行等人自然早早被让进了一处临道的馆楼之内。</p>

张行依旧端坐不动,若有所思。</p>

张行点点头:“两个人其实都可以提拔,老成的这个经验多,晓得下面复杂与利害是一回事,那个年轻的也不错,能看出来这种城乡交界处的具体情况,然后敢提出新法子,就该鼓励……行不行是一回事,可以再做讨论,但有这种人比死气沉沉一片强。”</p>

说实话,声音有点大,甚至压过了外面的风雨声,但也能够理解,这些人很多都是郡县内的吏员,而张行已经在之前的十几日里连续提拔了四五人转入他的参谋部与文书班,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表现出自己的能耐。</p>

“诸位,咱们既然一个村落一个村落的从白马走到济阴这里,若是还避着人家,不免显得做作,反过来说,咱们这般踏踏实实过来,却也没必要回避什么……如今雨停,便随我入济阴城去,与城内的帮中兄弟来见一见!”</p>

不过,就在此时,随着开头那一阵雨声随着雨水势头渐渐落下,下面一层的争论声再度浮了上来,而且明显高亢,众人便都卡住,一起侧耳去听。</p>

“这……这都能成好事?”</p>

马围便要言语。</p>

只不过,这些天的走访,大量的数据积累,所谓地方风俗的认知,让他愈发感觉到了人和事情的复杂程度。</p>

“属下在。”王雄诞猛地心中一跳,赶紧拱手。</p>

“因为经历了大龙头在东郡巡视的五十个村落后,济阴这里早就晓得许多道理了,早早重新调整了退伍的名单。”</p>

“要这么说,之前的田产征募制度便没有漏洞吗?大户人家和势力人家就不勾结吏员了?”</p>

倒是谢鸣鹤,依旧忍不住:“若非你在这楼上,这两位何至于一个这般老成,一个又何至于这般跃跃欲试?”</p>

“四十七!其中三十九人都在河北做正军,而且都是自己投的军!”</p>

“你这才是犯了天大的忌讳。”</p>

“那你知道除了这次复员的人以外,这两个里有多少在帮内各处做军士的吗?”</p>

“原来如此……可是,不是有个选兵的说法,叫做恒产者有恒心吗?”</p>

“不错……小刘还是年轻。”</p>

徐大郎看起来分析透彻,但他本质上还是习惯性替本地人做嘴替,他只说了这些外围边缘组织,却没有说东郡和济阴这两个商贸发达地区的经济问题……淮西六郡的特产、原材料,还有涣水与淮水的交通难道真的不倚仗了?</p>

不说别的,脚下这个富庶到分成两个里的官道畔村落,里面的漆器工坊是怎么维持运作的?喝的酸梅汤里的酸梅从哪里来的?</p>

“可……可若是这般,为何复员的全都……”</p>

所谓的阶级、地域、经济、民间传统,哪个都客观存在,哪个也都对,但哪个似乎也不能全然起到一种一通百通的效果,更像是一个个线头,纠缠在一起,构成了这个复杂的社会。</p>

“有产业嘛,回来以后不愁吃穿,为何要去当兵拼命?”</p>

众人笑了一笑,但很快,马围便忽然严肃开口:“刚刚说农事,我自然不晓得什么,但听诸位言语,我其实有个大的担忧……那就是即便我们在东境做得很好,能挨过这次不大不小的旱灾,可其他地方,尤其是淮西那边乱成一团,杜破阵也根本约束不住局面,到时候跟我们要支援是一回事,淮西灾民流民干脆失控大举流入,又该怎么处置?”</p>

倒不是说区区十几日,他忽然就变得沉默寡言了,也不是变笨了,他很清楚在座的和楼下的这些人都在想什么,知道他们为什么说这些。</p>

“小刘所言倒有些道理。”</p>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人也一望既知的显得特殊。</p>

“先问是不是,再来说为何如此,谁告诉你们此地没人愿意当兵了?”</p>

谢鸣鹤点点头,不置可否,在此类话题上素来没有什么多余言语的马围也好奇侧头来看,便是旁边坐着的徐大郎、王五郎、翟谦几个跟来的头领也趁机跟着打量了一下此人,却不知道在想什么了。</p>

而张大龙头目送对方下了楼,率数骑匆匆离去,却也不再犹豫,而是将桌上的冰镇酸梅汤一口饮尽,然后起身环顾四面:</p>

但是,其他头领跟他们其实是有些格格不入的,或者更准确一点,是不服他们,而他们的心高气傲、张扬无度、自保内敛,也使得他们很难主动去迎合这些头领。</p>

组织内的人跟人的问题更加复杂,因为所有问题本质上就是人的问题。</p>

就在楼梯口立着的王雄诞倒是一声不吭。</p>

“还是要尽量防范。”张行认真以对。“等五月雨期过去,若还是不妥当,那便是再赶不及,也不妨重新整修一下济水周边的小水利,能缓一点是一点。”</p>

这些人,对于熬过了第一批战乱的,稳定了下来的两郡而言,是非常大的财富。</p>

“我总觉得哪里不对。”</p>

“……”</p>

“对了。”张行忽然又喊住对方。“顺便替我问问他,他修为那么差,连凝丹保命的根本都无,却一直能稳居涣口,为什么徐州司马正有心思去琅琊撬那么多人,却没心思飞一趟涣口淮右盟总舵,一刀了了他?”</p>

风雨交汇之间,楼上楼下,截然不同。</p>

“也只能如此。”陈斌叹了口气,忧心忡忡。“但我还是怕有战事。”</p>

“你想想,这种村落,两个里,它的赋税其实相当于寻常乡村十个里,而咱们都知道,这些市井游侠留在这里,会给村里添多少麻烦,让那些有恒产之心的人留下生产,集中组织那些游侠去从军,岂不两便?”</p>

闻得此言,许多头领都欲言又止。</p>

“话不是这么说的。”自从上次被张行点过后明显收敛了许多的阎庆在旁插嘴道。“往年也没有战乱,如今却天下大乱,而且我们地盘毕竟有限,还打了许多仗,基本上没有仓储,再加上咱们没法学也没本事学暴魏那般圈禁控制灾民……所以,到时候一个处置不好,小灾也会变大灾。”</p>

“多少?”</p>

王雄诞怔了征,再度拱手,匆匆而去。</p>

“杜破阵这厮权欲过盛,野心太大,上来就仗着淮右盟的势力想把淮西六郡整个包圆了吞下去,还顺手把辅伯石给扔了出来,为的是什么,真以为大家不懂?”陈斌干脆定性。“如今一口噎住,只是他咎由自取,倒把他真正本领给泄露个干净。”</p>

“当然不对……小刘他说的,只是眼下这两个里的事情,但是这两个里的事情可以推而广之吗?挨着官道、靠着城这种?大部分乡里村落,还是之前的经验得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