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接战(1 / 2)

接战

禹山坞铸了一座铜钟,大概是全坞上下三千余户军民中最值钱的宝贝之一了。</p>

铜钟被安在一座位于半山腰的小院内,四周植了几株梨树,结出的果子香脆可口,经常有胆大的孩童过来偷食。</p>

看守铜钟的堡丁撞着了,也只当没看见。</p>

院内还有一口小池子,引山泉水而至,清冽甘甜。夏日喝上一口,能让舒爽直沁入心脾。</p>

小院外的平地甚至缓坡上,栽种了许多瓜果菜蔬。</p>

墙角隐有青苔,诉说着岁月的痕迹。</p>

一只老猫窝在屋顶,慵懒地晒着太阳光,享受着难得的宁静。</p>

“哐……”铜钟猛然撞响,惊动了小院。</p>

老猫睁开眼睛,浑身毛都炸了起来。</p>

“哐……”法。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心思缜密,方方面面都能考虑到,很少露出破绽。唯一欠缺的,大概就是一股狠劲,一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拼搏劲。</p>

他想得太多。</p>

想太多的人,往往没有这种豁出去拼了的勇气。</p>

“啊!”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响起。</p>

二人连忙看过去,原来是一名贼兵被射中面门,扑倒在地。</p>

今日死的第一人出现了!</p>

李重聚精会神地看着蜂拥而至的贼人,反复评估着对方的真实实力。</p>

如果不行的话,那就别怪我赶羊了……</p>

******</p>

“邵”字将旗已经插到了襄城城头。</p>

几乎是在王衍巡视轘辕关的同一天,邵勋抵达了襄城县。</p>

稍顷,陈有根提着几个头颅走了过来,道:“君侯,此乃襄城郡丞王冲、主簿山柳、功曹史曾贵、督邮郑隆之首级。仆在野地里将其抓获,奉君侯之命,当场诛杀,明正典刑。”</p>

襄城郡左兵曹掾陈曈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干咽口水。</p>

太守逃走后,郡县佐吏随之逃散一空,他正好生病在家,难以行走——说真的,如果没生病,他这会也走了。</p>

听闻鲁阳侯下令诛杀溃逃官吏后,他吓得发了一身汗,病一下子好了,并在鲁阳侯入城之时,带着全城父老出城相迎。</p>

鲁阳侯称赞了他抱病坚守的精神,令他心下稍安,积极奔忙诸般事务,十分勤谨。</p>

今日见到四名被诛杀的官佐后,心中后怕不已,背心已然湿透。</p>

“悬首各处,以儆效尤。”邵勋下完命令后,直接下了城头。</p>

未几,大队人马鱼贯出城,在野地里列阵。</p>

邵勋策马奔过每一面幢旗,所过之处,欢呼声不断。</p>

陈有根带着八百府兵,牵着马儿在另一处等待。</p>

贼众已经攻来襄城,有些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p>

王弥在青州两次被打得大败亏输,即便重新起势,手头又有几个人?差不多就千余老骨干,即便往多了算,大概也就三四千人。</p>

以这三四千老骨干拉起队伍,在青州打了几场,说是互有胜负,其实败仗居多,最后被苟晞赶跑。</p>

离开青州之后,一路狂飙猛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队伍急速膨胀。</p>

偏偏王弥还不停下来整顿,足见此人非常没有政治头脑,只懂一路莽,杀杀杀。</p>

这样一种情况下,王弥能有效控制全军才有鬼了。</p>

攻向襄城的这部分人,天知道是出于王弥的命令,还是他们自己主动来的。</p>

不过没关系,拿他们开刀试试手就行了。</p>

“陈有根!”邵勋策马而至,马鞭一指前方正在整队的敌军,道:“禹山坞那边已经开战了,贼众战力有限,你敢不敢去试一试他们?”</p>

“有何不敢!”陈有根大声道。</p>

奶奶的,都是要造反的人,你们居然比我先反,还弄得满地生灵涂炭,今日不把你们的脑壳敲碎,我就不姓陈。</p>

“知道怎么打吗?”邵勋问道。</p>

“末将谨遵君侯将令。”陈有根答道。</p>

“好!”邵勋笑道:“就按我教的来,带上此八百骑,进兵!”</p>

“诺。”陈有根翻身上马,大吼一声:“杀!”</p>

“杀!”八百府兵纷纷上马,从部曲手里接过长剑、弩机、角弓、环首刀等器械,狂奔而出。</p>

他们首先奔往敌军右侧。</p>

这是一个万余人的大阵,由四五个小方阵构成。</p>

阵与阵之间,有的间隔十步,有的间隔二十步,有的间隔三十步……</p>

有的方阵已经整队完毕,开始进发了。</p>

有的方阵还在吵吵嚷嚷,乱哄哄的。</p>

大阵外围,没有设阻碍敌方骑兵的弩机,或许没这个意识,或许压根没有。</p>

骑兵数量很少。</p>

按制,如果是进攻阵型,骑兵最好布在楔形前军的左后方、右后方。</p>

如果是攻守兼备的阵型,则置于中军或后阵,但步兵小方阵之间要留足骑兵出击的空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