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祖、王(1 / 2)

祖、王

船队过了淮阴后,速度一下子慢了起来。</p>

邗沟两岸,一片荒芜景色。</p>

就如淮北的下邳、临淮、东海一样,淮南的淮陵、广陵也屡受战争摧残,以至于掳掠过来的人口要么安置在广陵、海陵,要么干脆送往江南,觅地开荒。</p>

徐州经此一遭,却不知要多少年才能恢复。</p>

船队行驶期间,岸边有百姓在樵采,见得过路大军之时,慌忙逃窜,亡匿于芦苇荡之中。</p>

有此行为,足见百姓对来往兵士的恐惧。不仅仅邵兵会抓他们,吴兵的军纪也不怎么样,甚至更差,尤其是祖逖所部,为了筹钱甚至抢掠过商旅,什么事都干得出来。</p>

“唉。”见得此情形,祖逖重重地咳嗽了一声,眼神之中满是迷茫。</p>

这一辈子到底在做些什么事情?</p>

一开始胡虏肆虐中原,而司马越又无人主之相,他不愿意投靠。实在撑不住了,带着一帮同样被战争摧残得过不下去的百姓经漕渠南下避祸,遂在琅琊王帐下做事。</p>

老实说,有点后悔了,因为北方局势在一点点好转。但没办法,祖家六兄弟,三个留北方,三个南下,此为士族规避风险、保全家业的必然行为。</p>

他后悔的是为什么是他南下。</p>

邵勋此人是有能力的,其他不说,骁勇善战、谙熟兵法这一条没得质疑。</p>

洛阳之战,数百里挺进。</p>

高平之战,追袭千里。</p>

平苟晞,绕道河北奔袭。</p>

攻河内,雷雨夜突然渡河。</p>

一桩桩,一件件,让人拍案叫绝又为其勇气所感。</p>

祖逖其实是很欣赏他的,虽然刘琨对他很不齿。</p>

但造化弄人啊,时至今日,就那样了。没有对北地被胡人占据的愤懑,唯有对没参与这个过程的怅然。</p>

青史留名的是王雀儿、侯飞虎、金正、李重等大将,他们平匈奴、破鲜卑、压服杂胡,从东到西,横扫数千里,战功彪炳,让人艳羡不已。</p>

而他祖逖,到了南方后身体每况愈下,心情更是郁结惆怅,出征打仗连粮草、器械、兵员都筹集得困难无比。</p>

时至今日,他还和庾亮这种胸无韬略之人在下邳打烂仗,打到最后,也只能凭借舟师优势勉强占据上风。</p>

此番班师他完全可以想象,庾亮、李重二人多半又要收复下邳了,这仗等于白打,而百姓还生受了这种苦难。</p>

苍天弄人啊!</p>

“兄长。”祖约见祖逖从舱中起身了,大惊失色,忙将其搀扶入内,责备道:“兄有恙在身,便该好好休养。”</p>

祖逖没有挣扎,顺从地躺了回去。</p>

他的身体确实已到油尽灯枯的地步,快撑不住了,但越是这个时候,他越是惆怅。</p>

“当年若听卢公之言……”祖逖长叹一声。</p>

祖约也很无语,但没有办法,世家大族就是这么做的。</p>

早早就决定好了,老大、老二、老三留幽州,老四、老五、老六南下建邺。</p>

三位兄长之中,已故去一位,还有两位皆在梁王帐下做事,总体来说,祖家的这个方略是成功了的,只不过具体到个人身上,总有些不是滋味。</p>

“兄长,其实还有机会……”祖约左右看了看,悄声说道。</p>

祖逖摇了摇头,道:“为人做事当有始有终。”</p>

“兄长!”祖约急道:“琅琊王世子已薨,国中人心惶惶,此等情境,可能挡住邵贼百万大军?”</p>

琅琊王世子司马绍数月前得了急病,薨了。</p>

对琅琊王来说,这是一桩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事。</p>

但那是对琅琊王而言,对建邺幕府将佐而言,赶紧选个继承人更重要,因为已经有人建议遴选其他宗室继任幕主了。</p>

就目前而言,江东土族建议立王次子司马裒为世子。</p>

他们不想迎来太大的改变,因为他们只有割据的心思,并无取而代之乃至北伐一统天下的想法。</p>

事情基本定下来了。</p>

祖逖匆忙撤军,也正是因为此事,不过他自己也病倒了。特别是在听闻邵勋攻破长安,尽灭屠各子之后,心情为之一松,很快就支撑不住了。</p>

所以,对他而言,现在什么都不重要了,他已经没有多余的生命来支持他实现自己的志向。</p>

祖约不同。</p>

他还有雄心壮志,名利之心更浓,更想做出一番事业。但他在建邺看不到希望,因为排在他上面的人太多了。</p>

如今兄长病势沉重,眼见着就要不行了,于是更加焦急。</p>

此刻见祖逖不语,又道:“兄长,不如投奔——”</p>

祖逖轻轻摇了摇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