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来了,都来了(1 / 2)

来了,都来了

来了,都来了</p>

宿羽之名,源于倦鸟归巢。</p>

整体而言,这座掩映在山林之中的宫殿环境清幽,风物美丽,是一个不错的颐养性情的地方。</p>

从天子下诏的那一刻起,襄城、颍川、河南、汝南、南阳五郡就征发了六万丁壮。</p>

有人开始整修道路,不仅仅是宿羽宫,从梁县到广成宫再至宿羽宫的驿道坑洼之处,尽皆填平。</p>

有人收割干草,清理杂木,转输资粮,将草料仓、柴房、邸阁彻底填满。</p>

还有人将不经常住人的房屋打扫了一番,门窗、屋顶之类多有修缮。</p>

最后,趁着冬季枯水期,广成泽稍稍有些失修的陂池、堤坝得到了维护,河道、灌渠也被彻底清淤,甚至新开挖了一小段,以应付逐年滋长的户口。</p>

六万丁壮在冬月十五前后走了,随后便是从河北赶来的右飞龙卫府兵四千八百人、从平阳、河东、弘农赶来的黄头军四营各一部计万人,这些人屯驻在广成泽附近,从外围三十里开始层层驻防,设卡查验。</p>

一连忙活了好几天,直到圣驾抵达前夕,整个广成苑才彻底平静下来。</p>

冬月十六,原陈郡太守、现太常寺少卿华恒抵达了宿羽宫碧霄殿,召见了来自诸郡的士人、商徒。</p>

士人、商人这个群体其实还是有一定重合度的。</p>

大家族分工明确,有人做官保驾护航,有人治学打响名气,有人经营庄园维持家族根基,有人操练庄客部曲以为武备。</p>

而在靠近大城市或者比较富庶的地方,庄园内有一定数量的粮食、布匹、果蔬、牲畜剩余,或者林木等经济作物用不掉,就会想办法卖掉,这些在家族里面都有专人负责。</p>

平原华氏的华迎之就是这样的人了。</p>

曾祖华廙,晋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已故。</p>

祖父就是眼前这位华恒了,晋驸马都尉,梁陈郡太守、太常寺少卿。</p>

父亲华俊,原本在家治产业,开国后去一河之隔的济阴郡当了个县令。</p>

而他华迎之,本来该出仕了,家族也有门路,但现在情况起了变化,他要为南下江东做准备。</p>

坐在他身边的是一位名叫胡毋休的年轻人。</p>

华恒目光自孙子华迎之身上掠过,看向胡毋休,挤出了一点笑容,道:“智周,老夫还担心你嫌路远就不来了。甚好,天子昨日道次馆驿,还问起你了。”</p>

胡毋休一听,受宠若惊,立刻起身行礼,道:“得天子垂顾,诚惶诚恐。”</p>

华恒见他这副模样,笑了,道:“一点不像你父祖放达。”</p>

呃,当然不像了,毕竟不是亲生的。</p>

想当年,胡毋辅之管不住自己的嘴,就是喜欢喝酒,喝个不停,最后把身体喝垮了。</p>

他儿子胡毋谦之酗酒更厉害,不到三十岁就死了,竟没比父亲多活几年。</p>

父子两人都死在酗酒上面,让人喟叹不已。</p>

胡毋辅之本有大机缘。</p>

今上非常嘉赏他的文采,常用为书记,引为近臣奈何奈何。</p>

胡毋谦之娶琅琊王氏女,无后,于是过继了族子胡毋休为嗣。</p>

此人与胡毋辅之、胡毋谦之父子完全不一样,但因着福泽,依然能得到天子垂问。</p>

但胡毋休才学一般,也不会经营名声,早早就开始居家治产业,竟是放弃仕途一脉了。</p>

可惜!</p>

胡毋休身旁则是濮阳成公繇。</p>

前晋有成公绥,得张华赏识,位列国子博士;又有成公简,任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后奔苟晞,俱死;还有成公忠为关内侯,成公苞为贾南风私府丞、黄门中郎将,成公重为大鸿胪等。</p>

至本朝,成公段为将作大匠。</p>

这个成公繇就是成公段之孙,同样居家治产业。</p>

华恒一一看过去,和每个人都略略说了几句话,摸了摸底,许久之后才离去。</p>

他一走,场中先是静了一会,继而热闹了起来。</p>

来碧霄殿的众人,整体比较年轻,最大也不过三十多岁而已,且多在族中治产业不入仕途,没那么多顾忌,说话比较随意。</p>

“山下材官南北二庄也住了一些人。”有人说道:“多来自雍秦并凉四州。”</p>

“不止。还有胡人豪族呢,什么折掘氏,听都没听过。”</p>

“永嘉仓城那边是什么人?”</p>

“我等随从都安置在永嘉仓城,你不知道?”</p>

“原来如此。唉,身边连个服侍的人都没有,要不我也住永嘉仓城去。”</p>

“多少人想来碧霄殿还没机会呢……”</p>

吵吵嚷嚷之中,华迎之悄悄凑了过去,道:“智周,过几日清谈,可有所准备?”</p>

“还不知道天子要谈什么呢。”</p>

“不是讲了么,‘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华迎之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