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四五里
辑辑行驶的车辆上,李都正在擦拭弟弟的身躯。</p>
李玲的脸苍白得骇人,似乎血早就流干净了,唯手指、脚趾露出青黑色的痕迹,让李都泪流不止。</p>
曾几何时,他们兄弟几个也曾意气风发。到了如今这会,却已死生二分。</p>
不,或许他很快也要下去见见兄弟几个了吧?也就留四弟一个人在成都。</p>
只是,他们都走了,作为太子的四弟又如何能独活呢?</p>
旷野中急促的马蹄声吸引了李都的注意力。</p>
匈奴人连番袭扰、厮杀,其实也有不小的死伤,但他们依然围拢了过来,死死盯着这支规模不过七千余人的队伍。</p>
骑军出动了几次,将其远远逐走。但逐不远,总是过了一会就又围拢过来。</p>
不过好像关系不大。</p>
天子下了辇车,披甲持剑,对着远处的匈奴骑兵指指点点。</p>
将士们受此感召,倒也士气渐复,打得有章法多了。</p>
匈奴轻骑数次欺近袭扰,在补充了生力军弓手的情况下,都被逐退了。</p>
骑军趁势追击,与匈奴人反复绞杀,增大杀伤。</p>
他们大概是及至今日午时,出战次数最多的部队了,自然地,伤亡也最大,总共也就一千五百骑上下了。</p>
十五日正午,大军离广汉郡城还有七八里。</p>
附近山中有賨民、獠人酋豪送牛酒至道旁,泣道:“陛下,吾等蒙恩深重,然所能报者,止于此耳。惭愧之至,无以自容。”</p>
李雄一见,将几人一一扶起,温和笑道:“国家危难之际,还能见到诸君,够了。”</p>
说完,吩咐随他而来的宫廷侍卫将牛酒收起来,然后忍不住咳嗽了几声。</p>
几名酋长见了,心下黯然。</p>
再神勇的人,也有老去的一天。</p>
一手打下的江山,总有崩塌的一天。</p>
李家一代兴,一代亡,委实太过残酷了。</p>
不过天子倒是很洒脱,值此危亡之际,依然抱病出征,没有丝毫老死于榻上的想法,或许这就是他能成事的原因吧。</p>
“卿等速回吧,免得被牵连。”李雄摆了摆手,道。</p>
说完这句话,又佝偻着身子咳嗽许久,侍卫们赶来上前将他扶住。</p>
李雄缓了一会,道:“杀牛烹煮,让将士们饱食一顿。酒少少喝点,勿要多饮。”</p>
众人依令而行,不过酒却是要先找些人验一下的,免得着了道。</p>
几位酋长很快离去了。</p>
李雄让人搬来一张坐榻,持剑坐于高坡上,遥指前方,谓群臣道:“昨日有人劝朕回师成都,依城固守,朕回绝了。”</p>
“若天下未定,北地仍在厮杀,此举或能以拖待变。但北地已然一统,此策迂腐至极。”</p>
“况乎朕也不愿如此。”</p>
说到这里,李雄扭头凝视东北方,粲然一笑,道:“邵太白乃真豪杰、真英雄,我固不及也,但想要我束手就擒,作出诸般丑态,却也不行。”</p>
说罢,拍着坐榻,道:“事至此也,朕也不好昧心说什么胡话。卿等都看得明白,江州不救,五万大军土崩瓦解。江州丢失,则大势去矣。故此战有我无敌,朕”</p>
说这话时,李雄看着远处正拼死靠近、投射箭矢的匈奴骑兵,道:“誓与梁贼拼杀到底,至死方休。”</p>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p>
群臣闻言,有人感泣,有人叹息,有人慷慨激昂,不一而足。</p>
食毕午饭后,大军继续前行,袭扰如期而至</p>
平坦的河谷地上,双方骑兵一碰即收。</p>
匈奴人冲杀不行,伤亡过大,成军则是舍不得消耗骑兵,毕竟死一个少一个。</p>
李雄甩脱了侍卫的搀扶,步行走到了最前面。</p>
疾病缠身数年,早就耗去了他太多的元气。走了里许,额头上便冒出虚汗,但他坚持着不让人搀扶,也不回辇车上,而是持剑指着前方,笑道:“都说侍卫不擅征伐,朕在此,还不是个个奋勇?”</p>
“陛下亲征,上下感泣,自然咸乐死战。”昝言持刀侍立于侧,说道。</p>
宫廷侍卫的战斗力确实不强,但毕竟天子在身后,真不好不战而逃。</p>
不过当匈奴骑兵冲杀过来后,侍卫们的表现确实不怎么样,伤亡很大,也有激战后溃逃之人。好在建威将军(李期)亲自捕杀逃人,堪堪维持住了士气。</p>
再加上骑兵配合,很快驱散了匈奴人的攻势。</p>
但今日袭扰半天了,匈奴人的攻势比昨天频繁了许多,拼着伤亡、拼着损耗马力,也要尽一切可能延缓大军的前进脚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