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尚工局内院传来锤音。青禾主持的「匠作内部考工」正在进行,二十名匠人围炉锻造,牛二虎坐在暖轿中担任主考。「煤焦炼铁法」学徒演示用煤炭炼焦提高炉温,精铁产量较传统法增四成。青禾当场裁定:「准其进入尚工局铁火坊,赐「工」字腰牌。」另一匠人展示「松烟皂角防蚀法」(松烟+皂角熬制涂层),使铁器寿命从三年延至五年,青禾点头记录:「技法录入《巧艺防蚀谱》,匠户可减免半年徭役。」此类考工每月一次,优秀者可升为「工头」,但仍属匠籍,不得入仕。
酉时,傍晚的通州粮仓,囤粮已堆至屋顶。户部主事报:「京畿仓储粟米五百万石,较去年增百万石;铁器库存精铁二十万斤,熟铁五十万斤。」朱厚照望着仓外排队交粮的流民,忽问杨廷和:「若将代耕架卖到江南,能增多少粮?」老首辅掐指一算:「可再增粟米三成,足够十万边军一年之需。」王巧儿的「匠户屯田操典」被翻得卷了边,里面夹着林夏笔记的「化肥」残页。她望着女儿在庭院里玩的「铁锚」玩具,忽然对青禾道:「明年试种些黄豆吧,《农政》说这东西能肥田——就用「劝农炮弹」的壳子当种罐。」
戌时,夜幕降临时,尚工局外的「工器市」热闹起来。匠人摆开铁犁、火铳模型,流民背着粟米换铁器,更有商贾用绸缎换「绣纹验粮铳」。青禾设计的「工」字灯笼照亮街道,灯笼穗子竟是松烟墨染的锚形纹。张忠捧着《商税奏疏》来报:「陛下,工器市月税已达万两,超过江南瓷器市。」朱厚照笑而不语,在《明会典》「商税」篇批注:「工器惠农,商税惠国,此乃治国之锚。」窗外传来验铜锤与算盘珠的声响,竟似一曲盛世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