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家庄村,有一处被岁月温柔以待却又悄然遗落的角落——李大洼居民组。它宛如一颗被遗落在时光幽僻之处的明珠,由李大洼、孤石沟、前房、半坡、走马寨、大块地等5个自然村共同构成。这片土地的每一寸,都深深烙印着几代人的回忆与情感,交织着平凡日子里的袅袅炊烟和复杂的人际脉络。
孤石沟的王家
孤石沟,是王家的聚居地。老弟兄三个,王发生、王发根、王发园,他们的土瓦房和一孔窑洞,在风雨的侵蚀下显得有些斑驳,却满是生活的气息。
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稀薄的晨雾,轻柔地洒在窑洞的土墙上。窑洞旁的大公鸡扯着嗓子打鸣,声音划破寂静的空气。王发生从土炕上翻身坐起,伸了个懒腰,身上的骨头发出“咔咔”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望向窗外熟悉的景象,破旧的窗棂框起一幅乡村晨景图:院子里的老槐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树枝上挂着的几串玉米棒子也随之晃动;远处的田野笼罩在淡淡的雾气里,隐隐约约能看到几头耕牛在慢悠悠地踱步。王发生深吸一口带着泥土清香的空气,心中满是对新一天的期许。
院子里,王发根正挥舞着斧头劈柴。他上身赤裸,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泛着光泽,结实的肌肉随着每一次挥斧的动作而紧绷。斧头落下,柴禾断裂,发出清脆有力的声响,碎屑飞溅。那声响在院子里回荡,惊起一群在屋檐下栖息的麻雀,它们叽叽喳喳地飞向天空。王发根每劈一下,都像是在向生活宣告自己的坚韧,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滴在脚下的土地上。
王发园则在厨房里,帮着媳妇生火做饭。炉灶里的火苗舔着锅底,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媳妇往灶里添着柴火,火星四溅。王发园坐在灶前的小板凳上,时不时用拨火棍捅一捅柴火,让火烧得更旺。锅里的水开始翻滚,升腾起阵阵热气,弥漫在整个厨房里。炊烟从烟囱袅袅升起,在清晨的空气中缓缓飘散,带着淡淡的烟火味,那是家的味道,也是生活的味道。
早饭过后,王发生扛起锄头,走向自家的田地。田地里的泥土在雨水的滋润下变得松软,一脚踩下去,能感觉到泥土的细腻与湿润。王发生开始锄地,锄头起起落落,杂草被一一铲除。他的动作熟练而有力,每一下都带着对土地的敬畏和对收获的期待。
前房的李家
前房,主要住着一个姓李的大家庭,与李贺他们一家同属一个族谱。老人李道富,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命运对他格外残酷。妻子早早离世,留下他独自拉扯五个儿子——荣华富贵心。
日子虽然清苦,但李道富从未放弃。每天天还未亮,他就从那张破旧的木床上起身,粗糙的双手摸索着穿上打着补丁的衣衫。他来到院子里,借着微弱的星光,开始收拾农具。那些农具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春秋,锄头的木柄被他的手磨得光滑,犁铧也在岁月的磨砺中变得有些钝了。
为了给儿子们娶上媳妇,李道富绞尽脑汁。在当时的农村,生产力就是一切,只要家里人多,日子就有奔头。他看着五个茁壮成长的儿子,心中有了主意。用一顿手擀面,再加上箩筐等简单的家当作为彩礼,终于,五个儿子都陆续娶上了媳妇。
一家人十几口,挤在一个四合头院里。清晨,院子里充满了孩子们的嬉闹声和女人们的谈笑声。媳妇们在厨房里忙碌着,热气腾腾的馒头出锅,那雪白的馒头冒着热气,香气瞬间弥漫在整个院子。孩子们围在厨房门口,眼巴巴地望着,嘴角流着口水。男人们则扛起农具,准备去田里劳作。李道富坐在院子里的一块石头上,看着这热闹的场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的笑容里,有对生活的满足,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日子虽然艰苦,但却充满了希望,过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
农忙时节,李家的男人们在田里劳作,女人们则在一旁帮忙。他们一起播种、施肥、收割,每一个环节都配合得默契十足。太阳高悬在天空,炙烤着大地,男人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女人们则不停地给他们递水、擦汗。田地里,金黄色的麦浪随风起伏,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
半坡的和谐与变迁
半坡,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这里住着王家、常家,后来又有董家从后沟柿院搬来。
最初,王家和常家在这里安居乐业,两家的孩子一起玩耍,大人们互相帮忙,关系十分融洽。春天,他们一起在田地里播种。王家的男人站在犁耙上,吆喝着耕牛,那耕牛迈着稳健的步伐,拉着犁耙翻开黑色的泥土,泥土被翻起,散发出清新而浓郁的气息,那是土地的味道,也是希望的味道。常家的女人跟在后面,弯着腰,将手中的种子均匀地撒在翻好的土地里,她们的手指灵活地翻动着,种子便一颗一颗落入泥土,仿佛播下了一个个美好的期待。
后来,董家的到来,让半坡变得更加热闹。董家带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故事,融入了这个小村落。他们一起修建房屋,男人们搬运着砖石,女人们则在一旁搅拌着泥浆。新盖的房屋在众人的努力下逐渐成型,房梁上挂着喜庆的红布,在微风中飘动。他们一起抵御自然灾害,暴雨来袭时,大家齐心协力用沙袋堵住村口的低洼处,防止洪水倒灌。逐渐形成了三个家族群居的和谐场面。
夏日的夜晚,人们坐在院子里,摇着蒲扇。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给这个小村落披上了一层银纱,显得格外宁静而美好。老人们讲述着古老的传说,孩子们围坐在旁边,眼睛睁得大大的,听得入神。偶尔有几只萤火虫飞过,孩子们便欢呼着跑去追逐,笑声回荡在半坡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