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
明朝那些事</p>
程旭远不知道,自己刚刚和名义上的妻子擦肩而过。</p>
送了稿子的程旭远,骑着车来到了大栅栏。</p>
这只有三百多米长的胡同,可是聚集着很多的名牌。</p>
比如六必居的酱菜,比如张一元的茶叶,比如……</p>
只不过这些知名的品牌,此时都叫着其他的名字!</p>
他在这里逛,也只是一饱眼福而已。</p>
毕竟很多东西,他都没有票。</p>
程旭远打开煤球炉,用搪瓷缸子烧了一缸子热水,又将昨天吃饭时买的高碎茶叶给自己添了点,就坐在了简陋的书桌前。</p>
可是自己怕个球啊!</p>
突然想到沈玉林邀请自己星期天去他家吃饭。</p>
明朝那些事最合适了!</p>
毕竟,人家国营饺子馆的服务员,拿的是固定的工资,旱涝保收啊!</p>
程旭远迟疑了一下,就一脸感激道:“姐,谢谢您为我着想,您这心地可真善良!”</p>
那中年大姐这才放心的点了点头道:“那就好,我就怕你这年轻人不知道轻重,光想吃好吃的。”</p>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沈瑜墨的父亲要比他母亲厉害的多。</p>
今天虽然不是星期天,但是新华书店的人依旧很多。</p>
本主对于进城见沈瑜墨的父母,好像很有些忐忑,生恐留下什么不太好的印象。</p>
答应了孟德志的稿子还没有写呢!</p>
“可是我们单位没有食堂,我刚来报到,锅碗瓢盆都没有置办齐,只好出来吃。”</p>
要知道,他现在的工资,也才四十多元。</p>
“哎,伱们单位也是,怎么就没有食堂呢?”</p>
看来,要去见一趟啊!</p>
“您放心,等我把住的地方收拾好,就自己做饭了。”</p>
沈瑜墨的母亲好像是一名医生,听说医术很不错,但就是出身不好,按照本主的记忆,好像是有钱人家出身。</p>
或者说前岳父的光。</p>
自己还答应了。</p>
这一刻他才感到,抄稿子比写稿子,更加的快速。</p>
程旭远道:“我在区文化馆。”</p>
烤鸭暂时吃不成,但是晚饭还是要吃的。</p>
一页,两页,三页……</p>
“小伙子,要是家里有人的话,活动活动,趁早换个地方吧。”</p>
听着这满是质朴的规劝,程旭远心中感慨不已。</p>
沈瑜墨和自己这次能够回京,都是沾了这位岳父的光。</p>
布票两张,酒票一张,肉票一张,还有肥皂票一张……</p>
“车子我给您放这儿了,您先吃着,我回去了。”</p>
中年大姐撇了撇嘴道:“你们文化馆听起来名头不错,可是论实惠,还不如咱们旁边的塑料厂。”</p>
开启手动抄写模式的程旭远,也就是两个小时的功夫,就足足写了三千多字。</p>
自己这个时候写出去,那不是尴尬嘛!</p>
思索了刹那,程旭远就打定了主意,干脆抄明朝那些事吧,反正孟德志说,他要这个明史的目的,也就是做普及的,最好通俗易懂。</p>
“对了,你在哪上班啊?”</p>
看到程旭远,他笑着道:“小程,吃饭了没有,我老伴儿今个儿包了饺子,猪肉白菜馅的,要不要尝尝?”</p>
拿起自己写的稿子看了两眼,程旭远就不由自主的算起了自己的收入。</p>
说实话,钢笔写稿子不是太舒服,可惜他没有圆珠笔啊!</p>
虽然票不少,但是用来当礼物的,没有一个合适的。</p>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p>
程旭远骑着老李的自行车先来到国营饺子馆,给自己要了四两饺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