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之后,日子恰似山间那条潺潺流淌的澄澈溪流,平缓而悠然地前行。溪水清澈见底,水底的沙石粒粒分明,圆润光滑,仿佛是岁月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游鱼穿梭其中,灵动自如,时而隐匿于石缝之间,时而跃出水面,溅起晶莹的水花。每一道泛起的波纹,都似在诉说着对未来生活的殷切期待,那层层涟漪,如同轻柔的梦境,缓缓荡漾开来。
随着春节的脚步愈发临近,空气中仿佛打翻了甜蜜的蜜罐,丝丝缕缕的甜蜜气息,如同调皮的精灵,在每一寸空间里肆意氤氲、弥漫。大街小巷都沉浸在一种独特的氛围之中,家家户户都为了这场盛大的节日积极筹备,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那份热闹与喜庆,宛如一张无形且细密的网,不着痕迹地将所有人温柔地笼罩其中,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大家庭。夏婉凝与刚搬来一同居住的外公外婆,也满心欢喜地投身到这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过年筹备之中,温馨与欢乐如同春日里蓬勃生长的藤蔓,在家中的每一个角落肆意蔓延、缠绕,编织出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
腊月二十三,民间惯称“小年”,依照传承千年的古老传统,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郑重其事地祭灶神。天刚破晓,熹微的晨光如同一层轻柔的薄纱,缓缓地铺洒在屋子里,尚未完全照亮每一个角落,使得屋内的一切都笼罩在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之中。外婆轻车熟路地走到橱柜前,她微微俯身,岁月在她的脊背留下了些许痕迹,但她的眼神依旧明亮而坚定。双手熟练地在橱柜深处翻找,不一会儿,就从层层叠叠的物件中,小心翼翼地捧出早已精心备好的麦芽糖。那糖块静静地躺在外婆掌心,色泽恰似秋日熟透的金桂,灿烂夺目,仿佛凝聚了整个秋天的阳光。馥郁的香甜气息若有若无地飘散开来,如同轻柔的丝线,撩拨着人的嗅觉。在透过窗户洒入的缕缕阳光映照下,糖块泛着诱人的光泽,恰似被阳光精心镀上了一层璀璨金边,那光芒仿佛带着一种神秘的魔力,叫人光是看着,就忍不住想要凑近尝上一口,去感受那甜蜜在舌尖绽放的美妙滋味,仿佛能让所有的烦恼都在那一刻烟消云散。
外婆眉眼弯弯,眼角的鱼尾纹如同岁月镌刻的纹路,每一道都透着慈祥笑意。她微微俯身,凑近身旁的夏婉凝,声音轻柔而温暖,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轻声说道:“囡囡,你可知道,这灶王爷啊,就好这一口甜的。咱们今儿用这麦芽糖粘住他的嘴,等他上天述职,就只说咱家的好事,保准咱们来年顺风顺水,万事顺遂。”
夏婉凝眼眸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熠熠光芒,恰似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明亮而璀璨。她饶有兴致地紧盯着外婆的一举一动,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仪式的好奇与期待。只见外婆双手捧着麦芽糖,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稀世珍宝,指尖微微颤抖,那是一种对传统习俗的敬畏与虔诚。她小心翼翼地将其放置在擦得锃亮的灶台上,仔细地摆正位置,确保麦芽糖稳稳立在中央,仿佛那是整个仪式的核心。随后,她又从抽屉里取出一对崭新的红蜡烛,那蜡烛红得鲜艳夺目,仿佛燃烧的火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外婆稳稳地将蜡烛插在烛台上,拿起火机,轻轻按下开关,“噗”的一声,火苗蹿起,瞬间点燃了蜡烛。刹那间,烛火欢快地跳跃、摇曳起来,暖黄的光晕在灶台上弥漫开来,似一层轻柔的薄纱,将整个灶台笼罩在一片温暖而祥和的氛围之中。那暖黄的光晕映照着外婆那布满岁月痕迹的面庞,却因虔诚而愈发显得柔和、慈祥。外婆微微眯着眼,嘴角轻动,口中念念有词,那声音虽轻,却饱含着对灶王爷的深深敬意与对阖家幸福的殷切祈愿,仿佛在向灶王爷细细诉说着家中的大小琐事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夏婉凝见状,也学着外婆的样子,双手合十,小脸上满是认真与专注,眉头微微皱起,仿佛在凝聚着自己所有的心愿。她闭上眼睛,在心底郑重地许下心愿:祈愿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顺遂如意,无病无灾,如同坚固的船只,在生活的海洋里平稳航行;也希望自己能在学业上有所突破,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像勇敢的探索者,不断发现新的宝藏,收获满满。
祭完灶神,紧接着便是大扫除。外公哼着一首悠扬的老调,那曲调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每一个音符都仿佛跳跃着生活的喜悦。他从杂物间里翻找出一把长长的扫帚,扫帚顶端牢牢绑着一块洁白干净的抹布,抹布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白光,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开始的清洁使命。他稳稳地站在木凳上,双脚踏实踩稳,仿佛与大地紧密相连,给予他无尽的力量。仰头望向天花板,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认真劲儿,那目光好似要将天花板上每一粒灰尘都看穿,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他转过头,笑着对夏婉凝说道:“囡囡,可别小瞧了这大扫除,它可是过年的头等大事。把家里的晦气统统扫出去,新的一年,咱们干啥都能顺顺利利,福气满满,干啥都有劲儿!就像给生活开启了一扇崭新的大门,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夏婉凝用力地点点头,眼神中满是坚定,眸子里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如同即将出征的战士,充满了斗志。她随即快步走到柜子旁,伸手拿起一块抹布,那抹布软软的,带着一丝温热,仿佛带着家的温度。她深吸一口气,全神贯注地擦拭起家具来。她俯下身子,膝盖微微弯曲,整个人像一只灵动的小猫,轻盈而敏捷。细细擦拭着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处隐匿的灰尘。从电视柜那狭小的边边角角,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缝隙,到餐桌缝隙中藏着的细碎残渣,再到椅子扶手日积月累留下的顽固污渍,她都认真对待,仿佛在雕琢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她的努力下,家具渐渐被擦得干干净净,泛出淡淡的光泽,仿佛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外婆则在一旁的卧室里,有条不紊地整理着衣物。她弯下腰,从衣柜深处翻找出一件件厚棉衣,每一件棉衣都承载着冬日的温暖回忆。一边翻找,一边嘴里念叨着:“这冬天的厚衣服该收起来咯,等春天来了,再拿出来好好晒晒,见见阳光。让它们也感受感受春天的气息。”外婆将一件件厚棉衣整齐折叠,手法娴熟,每一道折痕都笔直清晰,像用尺子量过一般,仿佛她折叠的不仅仅是衣服,更是对生活的一种认真态度。她将叠好的棉衣放进收纳箱,又从衣柜深处翻出轻薄的春装,轻轻抖落上面的浮尘,动作轻柔,仿佛在唤醒沉睡的春天,期待着新季节的到来。
一家人各自忙碌,却又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和谐的画面。夏婉凝擦完一处家具,便会脆生生地喊:“外婆,这里擦好啦!”那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的鸟鸣,打破了屋内的宁静。外婆则会在卧室里回应:“囡囡真厉害,再擦擦那边的柜子。”外公偶尔也会停下手中清扫天花板的动作,笑着看看她们,那笑容里满是幸福与满足,仿佛看到了生活最美好的模样。欢声笑语在屋子里不断回荡,像一首欢快的交响曲,奏响着家的和谐与温暖。窗外,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细碎的光影,光影落在他们身上,恰似为这场充满温情的大扫除镀上了一层暖烘烘的金色光芒,温馨至极,暖意在每个人心间流淌,如同潺潺的溪流,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时光悄然流转,宛如潺潺溪流,不知不觉间,便到了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剪窗花,为新年增添喜庆氛围。外公一早便将笔墨纸砚整齐摆放在桌子上,那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泛着木质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笔墨纸砚摆放得整整齐齐,毛笔笔锋整齐,如同整装待发的士兵,墨汁乌黑发亮,仿佛深邃的夜空,宣纸洁白如雪,恰似冬日的初雪,砚台精致古朴,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外公准备大展身手,亲自书写春联。他轻轻铺开一张崭新的红纸,那红纸红得鲜艳夺目,仿佛初升的朝阳,散发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仿佛预示着新的一年充满希望。
外公拿起毛笔,在墨汁中缓缓蘸取,动作轻柔而沉稳,仿佛在与毛笔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让笔锋饱吸墨汁,墨汁顺着笔锋缓缓滑落,滴在砚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如同时间的滴答声。随后,他微微眯眼,深吸一口气,凝神静气,整个人仿若与周围的喧嚣隔绝,沉浸在书法的世界里。他提笔在红纸上挥毫泼墨,笔锋游走如龙,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力量与韵律。写下“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那字迹铁画银钩、刚劲有力,笔锋凌厉中透着沉稳大气,每一笔每一划都力透纸背,像是在诉说着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又像是在与未来对话。笔画之间,有粗有细,有浓有淡,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现出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夏婉凝站在一旁,看得入了神,眼睛一眨不眨,仿佛被施了定身咒。她紧盯着外公的笔锋,随着笔画的游走,心也跟着起伏。她仿佛看到了外公心中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人的祝福,都凝聚在这每一笔之中。直到外公写完最后一笔,她才回过神来,忍不住拍手叫好:“外公,您这字写得也太漂亮了!简直就像书法大师的作品,我都看呆了!”那赞叹声中充满了敬佩与惊喜。
外公闻言,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像春日暖阳,能驱散一切阴霾,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田。他放下毛笔,伸手轻轻摸了摸夏婉凝的头,发丝从他指尖滑过,柔软顺滑,仿佛在传递着一种温暖的力量。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囡囡,这春联啊,可是过年的门面,一定要写得漂亮、有精气神,来年家里才会有好兆头。咱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承载着先辈们的祝福与期望,可不能丢。这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是我们与过去和未来的纽带。”
写完春联,夏婉凝意犹未尽,她拉着外婆的手,撒娇道:“外婆,咱们一起剪窗花嘛。”那声音带着孩子般的纯真与渴望。外婆宠溺地笑了笑,从柜子里拿出一把小巧锋利的剪刀和几张鲜艳的红纸。那剪刀刀刃锋利,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能剪裁出世间的美好;红纸鲜艳欲滴,仿佛燃烧的火焰,充满了热情与活力。外婆坐在椅子上,腰背挺直,虽然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但她的精神依旧矍铄。手指灵活地翻动着纸张,剪刀在纸上如灵动的蝴蝶般快速游走,发出轻微的“咔嚓”声,仿佛是在演奏一首美妙的乐章。不过眨眼间,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便跃然纸上,那兔子耳朵长长的,仿佛能听到春天的脚步声,正迫不及待地迎接春天的到来;眼睛红红的,像两颗晶莹的红宝石,闪烁着灵动的光芒;身上的绒毛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抖动,仿佛下一秒就要蹦起来,去拥抱春天的怀抱。
夏婉凝看得目瞪口呆,满脸写着崇拜与羡慕,她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微微张开,仿佛看到了一件稀世珍宝。她迫不及待地拿起剪刀,照着外婆的样子,依葫芦画瓢地开始剪。尽管剪出来的图案歪歪扭扭,线条不直,形状也不规则,和外婆的作品相比相差甚远,但她却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她一会儿剪个三角形当作耳朵,一会儿剪个圆形当作眼睛,每剪一下,都兴奋地给外婆看:“外婆,你看我这个像不像?”那充满期待的眼神,仿佛在等待着外婆的认可。
贴春联的时候,夏婉凝和外公一同站在门口,一个稳稳扶着春联,一个仔细用胶水粘贴。夏婉凝仰着脖子,小脸涨得通红,阳光洒在脸上,映出淡淡的红晕,宛如熟透的苹果。她认真地看着外公,眼睛一眨不眨,嘴里还不住地指挥着:“外公,往上一点,再往左一点点,对对对,就是这儿!哎呀,再往下一点,差不多啦。”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项重大的使命。外公笑着回应:“好嘞,囡囡指挥得真准!不愧是咱家的小帮手,有你帮忙,这春联贴得又快又好!”那笑容里充满了对夏婉凝的喜爱与赞赏。
除夕那天,厨房里热闹非凡,宛如一场盛大的交响乐演出。外婆站在案板前,熟练地剁着肉馅,准备包饺子。她的动作行云流水,手臂有节奏地抬起、落下,刀起刀落间,肉馅在案板上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声,那声音像欢快的鼓点,仿佛是在演奏一曲欢快的新年乐章。每一下剁馅,都带着对新年的期待与热情,仿佛将所有的美好都融入到这小小的肉馅之中。外公则在一旁的炉灶前烧火,他轻轻拨弄着柴火,炉灶里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那火苗像灵动的舞者,跳跃、闪烁,变换着各种姿态。火光映红了他满是笑意的脸庞,他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笑容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仿佛看到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年夜饭的温馨场景。
夏婉凝也没闲着,她站在水池边,专注地帮忙洗菜。水池里的水清澈见底,青菜在水中舒展着身姿,嫩绿嫩绿的,像一片片翡翠,散发着清新的气息。看着盆里嫩绿的青菜,她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兴奋地对正在剁馅的外婆喊道:“外婆,咱们做个彩色的饺子吧!”那声音充满了惊喜与期待。外婆停下手中的动作,手中的刀停在半空,满脸好奇地问:“彩色的饺子?囡囡,快跟外婆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