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西郡,郡守张正楠得知杨毅率领五万忠义军气势汹汹地朝着江西郡杀来时,仿佛一道晴天霹雳瞬间击中了他,整个人顿时陷入了极度的慌乱之中。
他的双手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额头上也渗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张正楠心里清楚,自己虽坐拥十万大军,看似人数占优,但与杨毅那威名远扬的忠义军相比,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士气,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杨毅的忠义军一路征战,战无不胜,在百姓中口碑极佳,其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而自己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大多是在乱世中仓促招募而来,未经系统训练,人心也并不齐整。
此刻,张正楠的大脑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疯狂思索着应对之策。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投降,亦或是抵抗。
选择投降,意味着他将放弃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权力与地位,拱手将江西郡让给杨毅。
这对于心高气傲的张正楠来说,实在是难以接受。多年来,他在这江西郡内呼风唤雨,尽享荣华富贵,要他就这样轻易放弃,心中满是不甘。
然而,若选择抵抗,胜算又实在渺茫。一旦交战,自己的十万大军很可能会在杨毅的五万忠义军面前土崩瓦解,届时不仅自己性命堪忧,江西郡的百姓也必将遭受战火涂炭。想到这里,张正楠不禁眉头紧锁,内心痛苦万分。
他在郡守府的大厅里来回踱步,时而停下,望着墙上悬挂的江西郡地图发呆。
每一次停下,都仿佛是在做着艰难的抉择,但每一次又都陷入更深的纠结之中。投降,意味着自己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抵抗,则可能面临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
一时间,张正楠仿佛置身于两难的绝境,心中犹豫不决,不知该何去何从。
就在张正楠内心激烈挣扎的时候,下属们纷纷前来询问应对之策,可他却依旧不敢轻易下定决心。
整个郡守府内弥漫着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气氛,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一场大战即将来临,而他们的命运,就悬在张正楠这艰难的抉择之上。
片刻后,张正楠微微皱眉,心中虽觉得投降并非良策,但又一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无奈的说道∶"诸位,面对杨毅的忠义军,想活命 ,我们投降吧!。
这时,一位年轻气盛的县令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大人万万不可投降啊!我等在这江西郡经营多年,怎能轻易拱手让人?
虽说杨毅军队厉害,但我军也有兵将十万之众,衙役近一万余人,若能精心部署,背水一战,未必不能取胜。
况且,我等一旦投降,我等都可能会失去自由,甚至沦为阶下囚,日后的荣辱皆不由自己掌控,还望大人三思啊!”
此言一出,不少幕僚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张正楠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心中又燃起了一丝抵抗的念头。他来回打量着众人,希望能从他们的眼神中找到更多的信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