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罢了,真是说不过他呀!真没料到这苏轼竟如此口若悬河、能言善辩!想当初与他辩论之时,我自以为论据充分、条理清晰,可最终还是败下阵来,实在令人慨叹不已。
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岁月如梭,转瞬之间已物是人非。曾经青春年少的她如今已然结婚生女,而身边那些熟悉的面孔却一个接一个地离她而去。先是慈祥可亲的祖母与世长辞,接着德高望重的曹太后也驾鹤西去,周围的人们仿佛在一夜之间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不再年轻如初。然而,宫廷中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随着老一辈人的离去,新的一轮权力斗争又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妤兰自己亲生的一女二子,本应亲密无间、手足情深,但在这波谲云诡的宫廷争斗之中,亲情早已被抛诸脑后,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止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他们为了争夺那至高无上的皇位,斗得不可开交,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不仅如此,就连他们各自身后所倚仗之人,也分别隶属于不同的派系势力,这些人在背后暗中较劲,为各自支持的主子出谋划策。
终于,在某一天,一场惊心动魄的变故发生了——她的二皇子竟然丧心病狂地对自己的长姐下毒!得知这个消息后的妤兰在这一刻,她才如梦初醒,深刻地认识到,原来一直以来期望着皇家子女能够和睦相处、兄友弟恭,只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这种美好的愿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妤兰当机立断,决定确立储君的人选。在众多子女当中,唯有她的长女最为出众。这位长女不仅聪慧机敏、果断勇敢,而且还善于察言观色、知人善任,具备成为一代明君的潜质。于是,妤兰毫不犹豫地下旨,将长女册封为储君,希望她能够继承大统,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之路。
渐渐的她老了,周围熟悉的人,例如兄弟姐妹、亲朋好友都渐渐的离去,等到她也越来越不行的时候,她将长女赵福洲叫了回来,让她继承了她的位置。妤兰终于能放心的走了。于是双眼一闭就这么去了,还是舍不得啊!下一世,不生孩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