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会响应火焰的呼唤,有也驾驭火焰的力量。”
因为它在周围存在火焰时真的有所反应,我相信了这在外人听来难以置信的话。“这...有什么用?从目前看来它似乎只具备观赏价值。”这个观念是我精神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小东西在64年7月8日烧毁罗马三个城区造成数千人死亡,1666年9月2日烧毁包括圣保罗大教堂在内的大半个伦敦,1788年3月7日在日本京都烧毁栋房屋1800人遇难,1871年10月8日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烧毁村落16个1500人遇难,1872年11月9日在波士顿烧毁930座房屋。”奈安几乎不带感情的声音念出一个个可怖的地名与数字,尤其是最后两个事件就发生在十几年前,当时报纸上刊登的可怖照片至今历历在目,脑海中那一具具烧成焦炭的尸骨带来一阵强烈的呕吐感。
大火毫无来由的在一座城市燃起随后收割无数生命。
那灾难难以预料,难以防范,它是即使人类文明已经拥有了远超过去所有时代的科学技术依旧无法阻挡的噩梦般的赤红灾祸。
它可能在任何时间与地点降临于世...甚至,明日此处。
我所唯一庆幸的是,这不洁之物已经被具有坚韧理智之人掌控,无法再为祸人间。
然而,我这一丝庆幸也只留存了短短数小时便烟消云散。“上一次差点发生的灾难,便是这个故事的开始”,奈安倚靠在墙边向我们讲述道,“在1873年也就是我们获得它的那一年,阿卡姆市在短短一个月间爆发了二三十起火灾,这超过了过去一年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