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咸阳后,赵高、李斯等人这才宣布秦始皇驾崩的消息,并公布了他们篡改后的遗诏,立胡亥为秦二世。秦二世继位后,赵高开始逐步掌握秦朝的大权。他利用秦二世对他的信任,排除异己,将朝中许多正直的大臣纷纷陷害致死。例如,蒙恬兄弟最终被赵高设计杀害,他们的家族也遭受了灭顶之灾。李斯也未能逃脱赵高的毒手,赵高先是在秦二世面前诬陷李斯谋反,将李斯下狱,然后通过严刑拷打逼迫李斯承认莫须有的罪名,最后将李斯腰斩于市,并夷灭其三族。
秦二世继位后,并没有展现出治理国家的才能。他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将国家大事几乎全部交给了赵高处理。赵高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在朝堂上指鹿为马,故意颠倒黑白,以此来测试群臣对他的忠诚度。那些敢于说出真话的大臣都被赵高暗中记恨,随后找借口将他们除掉。在秦二世与赵高的统治下,秦朝的政治日益腐败黑暗,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繁重的赋税、徭役使得百姓们怨声载道,各地纷纷爆发起义。
首先揭竿而起的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他们因遇雨误期,按照秦朝法律当斩,于是被迫起义。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各地百姓纷纷响应,他们打着“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对秦朝的统治发起了猛烈的冲击。随后,刘邦、项羽等各路豪杰也相继起兵。刘邦在沛县起义,他带领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逐渐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起义力量。项羽则跟随叔父项梁在会稽起义,项羽力大无穷,勇猛善战,他的军队在起义过程中屡战屡胜,成为反秦的主力之一。
面对各地汹涌而来的起义军,秦朝的军队虽然在初期还能进行抵抗,但由于秦二世与赵高的昏庸统治,军队内部矛盾重重,指挥混乱,战斗力逐渐下降。章邯本是秦朝的一名将领,他率领秦军与起义军作战,起初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在巨鹿之战中,他遭遇了项羽率领的楚军的强大攻击。项羽破釜沉舟,士气大振,以少胜多,大败秦军。这一战使得秦朝的军事力量遭受了重创,秦朝的统治摇摇欲坠。
秦二世在得知秦军战败的消息后,开始对赵高产生不满。赵高察觉到秦二世的态度变化,为了自保,他决定先下手为强。赵高与女婿阎乐等人密谋,发动了宫廷政变。阎乐带领士兵闯入皇宫,逼迫秦二世自杀。秦二世在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短暂而昏庸的统治。秦二世死后,赵高本想自己称帝,但遭到了群臣的反对,无奈之下,他只得立子婴为秦王。子婴在继位后,设计杀死了赵高,但此时秦朝已经陷入了无法挽回的绝境。刘邦率领的起义军逼近咸阳,子婴出城投降,秦朝正式宣告灭亡。
沙丘之变这一事件,从赵高、胡亥和李斯的阴谋策划开始,就注定了秦朝命运的转折。秦始皇期望通过扶苏的继位来延续秦朝的统治,但这一计划被赵高等人破坏。秦二世的继位使得秦朝的政治陷入混乱,赵高的专权更是雪上加霜,加速了秦朝内部的腐败与矛盾激化。而各地的起义军则趁势而起,在民众对秦朝暴政的不满情绪推动下,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沙丘之变不仅是秦朝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成为了后世君主与政治家们反思权力交接、政治稳定等问题的重要案例,时刻警示着人们权力的诱惑与阴谋的危害,以及统治者的贤明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