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内,郁新与古朴早已屏息敛容等候。见朱雄英踏入殿门,二人齐刷刷跪地行礼:“卑职郁新\/古朴,见过皇太孙殿下!”
朱雄英抬手示意二人起身,目光在他们身上逡巡片刻,忽然发问:“宝钞轻便易携,便于交易,可为何民间百姓反倒更钟情金银,甚至弃钞不用?二位久在户部,见闻广博,且说说其中缘由。”
郁新微微一怔,旋即拱手应答:“回殿下,宝钞初行之时,百姓尚可接受,然后续朝廷为解财政之急,无节制印发宝钞。洪武年间,因战事频繁,军饷、粮草皆需银钱,宝钞发行量数倍增长,民间百姓见宝钞愈发不值钱,手中宝钞换得的粮米日益减少,自然不愿再用。加之宝钞易破损,难以长久保存,旧钞换新又多有不便,更是让百姓对其失去信心。”
朱雄英微微颔首,沉思片刻道:“郁大人所言皆是实情,但依我之见,除了控制发行量与储备金,还需建立‘信用体系’。百姓不信任宝钞,根源在于不知朝廷是否有能力维持宝钞价值。?郁大人,你不妨想想,宝钞为何会贬值?归根结底,是因为百姓觉得它‘不值钱’,没有可靠的依托。这便引出另一个关键——宝钞需加入锚定物。”
他走到殿中悬挂的舆图前,指尖轻点,“以实物为锚,比如白银、粮食,让宝钞与它们建立固定的兑换关系。百姓知道手中宝钞能随时换到实实在在的东西,自然就会安心持有,宝钞的信用与价值才能稳固。古大人,你觉得从哪些实物入手,更适合作为宝钞的锚定物呢?”
郁新随即恭敬行礼:“殿下所言极是,以实物为锚定物,卑职认为金银或者粮食最为合适。”
朱雄英点头示意,继续说道:“郁大人能想到这一层还是有些水平的,还请郁大人回去考虑一下,这宝钞的发行量与金银之间的关系如何控制,宝钞何时需要多发一点,何时需要收回少发一点。还有,若是由国家来建设钱庄,可自由兑换宝钞与金银,我们应该如何做,做到哪些?不着急,孤大婚过后,上折子详细回答孤的问题,这个问题古大人也要回答。这段时间,你们好好思考,这是孤对于你们二人能力的考验,也关乎到你们后续升迁。”
说完,?朱雄英又将目光转向古朴:“古大人,你常巡查各地财税,在你看来,宝钞贬值还有哪些缘由?”
古朴抱拳,语气沉稳:“殿下,宝钞贬值,除郁大人所言,还有民间私铸泛滥之故。一些不法之徒,私造宝钞流入市场,致使宝钞数量进一步失控。且各地税赋征收,对宝钞接受程度不一,有些地方官为谋私利,强令百姓以宝钞纳税,却暗中拒收宝钞,转收金银,如此乱象,也加剧了宝钞贬值。”
朱雄英轻轻敲击桌面,说道:“古大人看到了问题关键。要解决,需从源头与流通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以重刑严惩私铸,派专人巡查监管;另一方面,统一税赋征收标准,无论官民,皆以宝钞纳税,且官府支出也多用宝钞,形成稳定的流通闭环。再者,可推行‘保值储蓄’,百姓将宝钞存入官府指定机构,到期后不仅返还本金,还给予一定‘增值’,如此可吸纳民间宝钞,稳定供需。但这些还不够,想要从根源上遏制私造宝钞,还需在宝钞本身做文章——进行加密。宝钞在孤看来,加密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