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力挽狂澜(2 / 2)

朱雄英坚定地说:“皇爷爷放心,孙儿愿意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安抚淮西集团,爷爷再处置李善长也不迟。孙儿从小跟随您学习治国之道,明白其中利害关系。孙儿知道,淮西集团对我大明江山至关重要,他们都是您的老部下,对您忠心耿耿。只要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们一定会明白您的苦心。”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自信满满的样子,心中担忧渐渐消散,点了点头说:“好吧,既然你如此有信心,那朕就暂且听你的。但此事关系重大,你切不可掉以轻心。”朱雄英连忙跪地谢恩:“谢皇爷爷信任,孙儿一定竭尽全力。”

从皇宫出来后,朱雄英马不停蹄地开始安抚淮西集团。他先召集了淮西集团中一些有影响力的年轻子弟,在自己府邸设宴招待。这些年轻子弟来到府邸时,心中充满忐忑和不安,担心朱雄英会因李善长的事迁怒于他们,对淮西集团不利。

朱雄英看出他们的顾虑,笑着招呼大家入座,说道:“各位兄弟,今日请大家来,是想聊聊天,不必拘谨。”众人听了,心中稍感放松,但依然不敢轻易开口。朱雄英接着说:“我知道,最近李善长的事让大家心里不安。但我想告诉大家,皇爷爷对淮西集团的信任从未改变。李善长是他个人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与你们无关。皇爷爷如此重视此事,是为了维护国法尊严,为了我大明江山长治久安。”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理解。其中一个名叫汤昇的年轻人说:“皇太孙,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我们担心,皇爷爷会因这件事对我们淮西集团产生偏见,以后不再重用我们。”朱雄英笑着说:“汤兄弟放心,这种事不会发生。皇爷爷一直很看重淮西集团的兄弟们,你们的父辈为我大明立下赫赫战功,皇爷爷都记在心里。只要你们以后奉公守法,努力为朝廷效力,皇爷爷一定会像以前一样重用你们。”

在与这些年轻子弟交流中,朱雄英言辞恳切,态度真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不仅解释了朱元璋的立场和想法,还承诺会在朱元璋面前为他们说好话。渐渐地,年轻子弟们心中疑虑和担忧消除,纷纷表示支持朱雄英的决定,回去后也会劝说父辈们不要轻举妄动。

随后,朱雄英又亲自拜访淮西集团中的元老重臣。这些元老重臣大多对李善长的遭遇感到惋惜和不平,但也不敢公然违抗朱元璋的命令。朱雄英来到他们府邸,推心置腹地交谈,讲述自己在朱元璋面前为李善长求情的经过以及朱元璋最终的决定。元老重臣们听了,对朱雄英的勇气和智慧十分钦佩,表示既然皇太孙已经出面调解,他们愿意听从安排,不会做出任何对朝廷不利的事情。

经过朱雄英几天几夜的努力,淮西集团的情绪终于得到安抚。他们不再人心惶惶,对朝廷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渐渐消散。朱雄英将安抚结果告诉朱元璋,朱元璋十分满意,对他说:“雄英,你这次做得很好。看来朕平日里对你的教导没有白费,你已经有了治国安邦的能力。”

最终,朱元璋采纳朱雄英的建议,对李善长从轻发落。李善长被剥夺官职和爵位,没收家产,回到老家闭门思过,永不得参与朝政。这场因李善长引发的风波,在朱雄英的努力下终于平息。朝堂恢复往日平静,淮西集团重新回到正轨,继续为大明江山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而朱雄英,也因这次事件在朝堂上树立了更高的威望,让众人看到了他作为皇太孙的担当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