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皇宫后,徐允恭并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来到了军营。他想提前了解一下军队的情况,为即将到来的出征做好准备。军营里一片忙碌的景象,士兵们正在进行着日常的训练,喊杀声震天。
徐允恭找到了刘真和宋晟,三位将领围坐在一起,商讨着出征的细节。刘真和宋晟对徐允恭早有耳闻,知道他是徐达的长子,且才华出众,因此对他十分客气。
“徐兄弟,此次出征哈密,任务艰巨,我们还需紧密合作。”刘真说道。
徐允恭抱拳行礼:“刘将军、宋将军,允恭初来乍到,还望两位将军多多指教。日后但有吩咐,允恭定当全力执行。”
三人一直商议到天色渐暗,才各自散去。徐允恭回到家中,已经是掌灯时分。他的父母早已得知他将出征西域的消息,心中满是担忧,但他们也知道,这是徐允恭的志向所在,只能默默支持。
“儿啊,此去西域,一定要多加小心。”徐母拉着徐允恭的手,眼中满是不舍。
徐允恭安慰道:“母亲放心,孩儿定会平安归来。此次出征,是孩儿报效国家的机会,孩儿定不会辜负父母的期望。”
这一夜,徐允恭躺在床上,久久无法入眠。他的心中既有对即将出征的期待,也有对未知的担忧。他深知,此次西域之行,将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不仅要面对敌人的刀枪剑戟,还要应对各种复杂的局势。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对国家的忠诚。
而在西域,哈密城内的兀纳失里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着准备。他虽然表面上故作镇定,但内心却充满了恐惧。他知道明军的强大,也知道自己的实力与明军相比悬殊巨大。但他不甘心就这样失去哈密,失去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他决定拼死一搏。
“传令下去,加强城防,储备粮草,准备与明军决一死战!”兀纳失里对手下的将领们说道。
然而,他的一些将领却面露惧色,他们知道这场战争的胜算微乎其微。但在兀纳失里的威严之下,他们也只能默默听从命令。
与此同时,西域的其他部落也在密切关注着这场即将爆发的战争。一些部落倾向于支持明朝,他们希望能够借助明朝的力量摆脱兀纳失里的控制;而另一些部落则选择保持中立,他们不想卷入这场战争,以免给自己带来灾祸。
在这片广袤的西域大地上,战争的阴云越聚越浓,一场决定西域命运的大战即将爆发。徐允恭将带着使命和责任,踏上这片神秘而又充满挑战的土地,他与朱雄英的命运也将在这场战争中紧密相连,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篇章。而这场战争的结果,不仅将影响西域的局势,也将对明朝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
随着出征日期的临近,金陵城的气氛也变得愈发紧张。百姓们纷纷议论着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他们对明军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够早日打通西域商路,恢复往日的繁荣。而朝堂之上,大臣们也在密切关注着战事的筹备情况,他们纷纷为出征的将士们出谋划策,希望能够确保战争的胜利。
徐允恭则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准备工作中。他深入了解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研究兀纳失里的军事部署和作战风格。他还亲自挑选了一批精锐士兵,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技能和应变能力。
在出征前的最后几天,朱雄英找到了徐允恭。两人漫步在皇宫的花园里,回忆着童年的点点滴滴,同时也谈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
“允恭,此去西域,你一定要平安归来。”朱雄英说道,“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任务,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
徐允恭看着朱雄英,眼中充满了感激:“殿下放心,允恭定当不辱使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允恭都会牢记自己的职责,为大明的荣耀而战。”
两人相视而笑,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信任。他们知道,此次分别,或许会面临许多危险和挑战,但他们的友谊和对国家的忠诚将永远不变。
终于,出征的日子到了。金陵城的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为出征的将士们送行。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旗帜,高呼着口号,为将士们加油助威。徐允恭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身着铠甲,英姿飒爽。他望着眼前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感动和自豪。他知道,自己肩负着国家和百姓的期望,他一定要凯旋而归。
随着一声令下,大军缓缓出发。徐允恭回头望了一眼金陵城,然后转身向着西域的方向前进。他的心中充满了斗志和决心,他将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同时也将与朱雄英的命运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共同为大明的繁荣和稳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