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点头赞同:“嗯,正合朕意。还有一事,咱与你娘商议,雄英年岁渐长,太孙妃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朱雄英正听得全神贯注,冷不丁听到这话,一口茶呛在喉咙,差点喷了出来:“啊?孙儿要娶亲了?”他的脸上瞬间泛起红晕,眼中满是惊讶与羞涩,一副少年的纯真模样展露无遗。
朱元璋见状,哈哈大笑:“瞧你这小子,不过是娶亲而已,怎的这般失态!”
笑罢,朱元璋神色转为郑重严肃:“咱与你娘斟酌许久,天德家的三女儿徐妙锦,温婉聪慧,知书达理,才貌出众,是个不可多得的佳媳人选。只是老四朱棣娶了她大姐,辈分上稍有差池。另外,傅友德家的孙女,与雄英年纪相仿,端庄淑雅,也很合适。过几日,让你娘带着太子妃去两家走动一番,一位立为太孙妃,一位纳为太孙侧妃,此事便先定下。”朱元璋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着朱雄英的表情,眼中满是慈爱与关怀。
言毕,朱元璋高声下令:“传朕旨意!升征虏左副将军蓝玉为大将军,统领大军,北伐北元,务必剿灭残敌。告诉蓝玉,太子朱标与太孙朱雄英在咱面前力保他出任此职,若不能取胜,军法处置!”这道旨意如同一把利剑,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又似一声激昂的战鼓,点燃了整个大明军队的昂扬斗志。
蓝玉得知自己被委以重任,激动得浑身颤抖,难以自已。他回想起往昔随徐达北伐,却被王保保打得大败而回的耻辱场景,那是他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如今,太子朱标与太孙朱雄英力排众议,力保他为北伐大将军,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如同冬日里最温暖的暖阳,瞬间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温暖了他的心房。他暗暗攥紧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心中发誓:此番定要倾尽所能,不惜一切代价,洗刷前耻,扬我大明军威,不负太子与太孙的信任,不负圣上的恩宠。
蓝玉回到府邸,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久久沉浸在激动的情绪里,无法平静。他细细回想着平日里与太子朱标和太孙朱雄英的交集,每一次相处都让他深深感受到他们的宽厚仁慈与礼贤下士。太子朱标,为人宽厚善良,对待每一位将领都如同兄弟一般亲切。他时常不顾身份,深入军营,与士兵们促膝长谈,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为士兵们排忧解难。在蓝玉心中,太子朱标就是大明未来的希望曙光,是他甘愿用生命去守护的人。
而太孙朱雄英,虽年纪尚小,却聪慧过人,见识不凡。还是自己的外甥女的儿子!蓝玉每次与朱雄英交谈都被他独到的见解所深深折服。朱雄英对军事、政治的看法,往往能一针见血,切中要害,让人眼前一亮,不禁对这个少年刮目相看。蓝玉深知,朱雄英是大明未来的储君,他的身上肩负着大明的未来兴衰。如今,朱雄英力保他为帅,这份知遇之恩,蓝玉无以为报,只能铭记于心,化作前进的动力。
“太子与太孙如此信任我,我蓝玉就算拼了这条命,也要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蓝玉低声呢喃,声音虽轻,却透着无比坚定的决心,眼中闪烁着炽热而坚定的光芒。
为了筹备北伐,蓝玉开启了日夜操劳的日子。他将自己关在书房,仔细研究北元的地形地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深入分析北元的兵力部署情况,制定详细周密的作战计划。他亲自前往军营,挑选士兵,对每一位士兵进行严格细致的筛选,确保他们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他还四处打听,寻找有经验的将领,虚心与他们商讨战术,力求做到万无一失,每一个环节都精心筹备。
此刻,蓝玉正坐在书房中,手中紧紧握着那份任命他为大将军的圣旨,眼神中满是激动与坚定。他知道,自己肩负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负,更是太子朱标和太孙朱雄英的信任,是大明的荣耀与未来。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望向窗外的夜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战争的期待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