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外的亲卫立马走了进来。
“王爷,有何吩咐?”
“你去让司厨弄几样好吃好喝的拿过来,我要和曾大人痛饮三百杯。”
“喳...”亲卫迅速单膝跪地,右膝重重着地,膝盖与地面撞出一声闷响,仿佛这代表着忠诚和服从。
然后转身离去。
“来来来,曾大人,坐坐坐。今日你我二人一醉方休,管他鸟的太平军,管他鸟的清王朝...”
僧格林沁一把揽住曾国藩的肩膀,往营帐里的一个小桌子走去,这是僧格林沁平时吃饭的地方。
“唉...僧王爷不要气馁呀!若您这位大清的柱石都气馁了,咱大清王朝还怎么办?”曾国藩一边走,一边调侃着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叹气一声,自嘲地笑道:“哪有所谓的国之柱石,不过是那些朝堂上的百官大臣为了让我等拼命保住大清江山,他们好逍遥地在京城吃喝玩乐罢了...”
“看我等打赢了,就在朝堂上恭贺我们。向两宫太后说我们是国之柱石。”
“你别看他们现在夸赞咱们南曾北僧,是因为他们觉得我们还有用处。如果一旦咱们战败,你看吧!戳咱们脊梁骨,吸咱们骨髓的还是这帮人。”
曾国藩向僧格林沁做了一个佩服的手势,显然十分认同僧格林沁的这番话。
“僧王爷,要不然当初我为何会告老还乡?表面上说是因为要守孝三年,但其实最主要原因还不是因为京里的那些王公贵族腐烂到了骨子里。”
“要我说大清王朝走到现在这个地步,全是这群尸位素餐的王公贵族,当然我说的这些不包括僧王爷。僧王爷为了咱们大清,南征北战,的确担得起“国之柱石”的称号。”
僧格林沁闻言又是一阵叹息,要不是当初咸丰爷力挺他,他还懒得管大清的破烂事呢!
现在咸丰爷也走了,两宫太后又把重担全压在他的肩上,他是真的有苦说不出啊!